菏泽市东明县第一初中退休教师 王秀菊
五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暂短的瞬间,在“砥砺奋进的5年”专栏中,我们看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国家取得的成就、发生的巨变。从“中国梦”到“一带一路”再到“大飞机”上天,民族振兴,经济腾飞,综合国力令世人刮目。在国家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五年里,我们家也是沧海一朵浪花,和着时代的节拍,演奏着精彩的华章;既有成功的喜悦与艰辛,也有拼搏的挑战与考验。
请看一下我家近五年大事年鉴简表吧:
2012年,我(王秀菊)被菏泽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 “先进个人”。
2013年,孙子、外孙女初中毕业,凭着自身的刻苦努力,同时考上了“菏泽一中”。
2014年1月我根据东明县委宣传部、县文联转发菏泽市《关于征集围绕“黄河故道黄河沿线”原创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通知》要求,提交两篇征文《黄河岸边小村庄—老君堂》、《黄河寿星—李温良》。
2014年3月,我根据《齐鲁晚报》副刊弘扬传统、关怀当下“家教·家孝·家文化—百姓故事”的征文启事提交了“晒家风——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文稿,并参与了该报“亲情相册”和“老照片”栏目的征稿。“亲情相册”投稿的题目是“张胜凯一家”,刊登在2014年3月31日的《齐鲁晚报》副刊“情未了 B06”版上。
2014年4月根据东明县委老干部局的安排,我参与了菏泽市“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文稿题目是“夕阳无限好 圆梦砥砺行—我的夕阳梦”。
2014年3月我积极响应省、市、县宣传部、妇联、文明办、电视台号召,通过自荐平台,投稿参与省、市“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参评材料刊登在2014年4月8日“齐鲁晚报-今日菏泽-关注C07”版,2014年5月被评为:“菏泽市最美家庭”、“省五好文明家庭”。
2014年7月老伴张建峰被中共东明县委组织部、中共东明县委老干部局、东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东明县第二届“十佳”老人。
2014年8月我和老伴张建峰参加菏泽市老龄委、菏泽电视台“枫叶正红时—寻找百名退休之星”评选,王秀菊获一等奖,张建峰获二等奖,王秀菊的事迹在《菏泽广播电视报》第38期2014年9月18日展播:王秀菊:“金风拂枫夕阳好 秋水长天一抹红”。
2015年我参与“谁不说俺家乡好”旅游征文活动(诗词5篇),“美丽中国”第二届全国旅游诗词大赛(5篇),《九州诗词》征稿5篇。2015年11月参加“菏泽市作协主办的“大美菏泽”文学作品大展赛”,诗词15篇,散文20篇 。2015年12月参加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 、菏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举办“天华电商杯”菏泽首届微电影剧本创意大赛。
2016年,孙子张智达、外孙女张慧达高中毕业,小姐弟俩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2016年3月我们家被菏泽市妇联评为“科学教子最美家庭”;
2016年12月我们家被评为“山东省(首届)文明家庭”,2017年1月在济南颁奖。2017年3月4日《菏泽日报》“民生版”对我家事迹展播报导:张建峰 言传身教展最美风范。
2016年12月小儿子张胜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海洋局授予“中国极地考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所在的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和他曾参加的中国第21次、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均被授予“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5月在北京颁奖。
2017年5月我应中国诗词家高峰论坛组委会、诗词家杂志社邀请,参加首届中国诗词家高峰论坛会议(济南)。
我和老伴张建峰都是中学高级教师(已退休),为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可谓桃李满天下。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德治家,勤劳俭朴,科学教子。在教育好学生的同时,对自己的子女更是从严要求。在父母的教育影响下,儿女们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个个事业有成。女儿张黎是东明石化集团的管理骨干;长子张胜捷现任东明县安监局局长,县人大代表。小儿子张胜凯是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副教授。在这个文明的大家庭里,长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已是古稀之年,退休后,老两口被学校聘为“关心下一代”专职教师和“五老志愿者”,并分别参加了县老年大学书画、诗词、微机等培训班,立志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张建峰是菏泽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任东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南华诗韵》执行主编,中国沿黄诗联学会副会长,东明县老年大学工作人员,多篇诗作在县、市及国家诗词刊物发表。
王秀菊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015年出了《战地黄花》诗文图汇编上册,多篇诗稿在县《松竹梅》《南华诗韵》诗刊发表,辑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诗词”百余篇出版。
小儿子张胜凯更是父母的自豪、国人的骄傲:初中时被评为地区“四有新人”,在武汉大学读书(硕士、博士)时,作为中国南极、北极科考队员三赴南极、两次去北极,问鼎冰穹,冲刺“摩天岭”,为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和队友们闯入被称为南极“生命禁区”的格罗夫山区域,在海拔2000多米的冰盖上,冒着零下40多度的酷寒和冰裂随时崩塌的危险,测定了8个GPS测量控制点,埋设了8个永久性的中国测绘标志,绘制出了1:10万的格罗夫山区地图,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在该地区布设控制点最多、控制范围最广的国家。他和队友们,征服了号称南极“四大杀手”的狂风暴雪、高原缺氧等恶劣环境,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对该位置作出了精确测量,成为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世界第一人。回国后,在中南海紫观阁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为中国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建“昆仑站”选址定位。张胜凯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见证了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快速发展。
长江后浪推前浪,书香门第奇葩靓。孙子张智达、外孙女张慧达,在两位老人的关心呵护下,从上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每天按时接送,辅导他们写作业。从小教育他们:爱祖国、讲文明、爱劳动、学雷锋、做好事。经常教他们背诵古诗词及国学经典名句,给他们反复讲解古今名人教子和励志成才的故事,如“孟母择邻”“岳母刺字”“铁杵磨针”“纪昌学射”等等,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家庭生活,寓教于乐。寒暑假鼓励他们上各种业余特长培训班,教他们学游泳、打乒乓球等,促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孙子、外孙女,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如今,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更是他们继续深造,实现梦想的乐园。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和万事兴。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特别注重家教、家孝以及家训的养成和传承。我和老伴张建峰科学教子,讲文明达礼仪展最美风范。我们坚持“勤俭、忠诚、博学、笃志”的持家之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一户令人羡慕的和睦文明之家,是大家公认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一个美满幸福的“最美家庭”。在全民奔小康、共筑“中国梦”的滚滚洪流里,我们老少齐努力,共建文明家庭,共筑幸福中国。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和老伴退休已十多年,我们的退休生活充实而丰富,每天黎明即起,事大事小忙碌着,干多干少快乐着,践行着积极主动地退休生活方式,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为家庭增添活力,展现老年人夕阳无限的风采,欢度美好金色年华。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们将再接再厉,倾情续写砥砺奋进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