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老年大学 李秀英
我们“同乐艺术团”是2007年成立的,前身是“同乐舞蹈队”。因人员的不断加入,规模逐渐壮大,为了顺应形势的需要,随之改为现在的“同乐艺术团”。
说起“同乐艺术团”。那可要追溯到2007年,我的老前辈陈承英大姐,她是老年大学声乐班的班长,身边有几个同学喜欢跳舞,经常参加一些校外的演出。后来,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了第一支舞蹈队伍,那就是我们“同乐艺术团”的前身“同乐舞蹈队”。2011年2月,陈大姐病故,领导找我谈话,让我负担起领导责任。我刚接手时,思想上很有顾虑,虽然自己欣赏舞蹈,但仅仅是欣赏,真管理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我记得高校长和庞主任说,李秀英,你大胆的干吧,我们全力支持你,高校长意味深长的说:“我把你扶上马,再送你一程。”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心想要再不接过来,实在是对不住领导的期望了。于是我便接手干了起来。当时,一边是声乐班的班务,一边是艺术团的工作,真是有点胆憷。这不,战战兢兢地干到了现在。
刚接手的时候,工作是千头万绪,应接不暇,摁下葫芦瓢起来,我一寻思,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我便召集大家开了个会,定了一下团里的“纲领”和纪律,并发扬老舞蹈队的光荣传统,把大家的思想慢慢统一起来。我告诉姐妹们,我们建团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家有一个快乐的大集体,在演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收获,并且身心健康,精神愉悦,何乐而不为呢?“同乐艺术团”不管是严寒酷暑,只要是接到演出任务,立刻奔向演出地点,精神饱满的出色完成任务,当地老百姓看到我们认真的演出,也为我们不断的鼓掌加油。每次演出回来,姐妹们都是兴高采烈,兴奋不已。抓住时机,我便趁热打铁,表扬鼓励大家,让大家从中提高对表演的兴致。我们在伙伴中又找到了懂舞蹈、会上网学动作的姐妹们,现学现卖,大家学的不亦乐乎,忘了累,忘记了烦恼。动听的乐曲,曼妙的舞姿,宣传和弘扬了曲阜精神,让市民知道了四德精神和创建首善之区、文明城市、生态卫生城市的宏伟目标。
我们曾去过不少乡镇和社区,如时庄、陵城、姚村、吴村、董庄(石门山镇)、梨园、周庄、南辛、大小雪等去演出。演出的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在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根据需要排一些适合主题的舞蹈,如:《祝福祖国》、《阳光路上》、《二十年后再相会》、《人间第一情》、《高天上流云》等。后来又增添了新舞蹈,如:《红红的日子》、《踏歌起舞的中国》、《映山红》、《珊瑚颂》、《情深意长》、《国韵》、《美丽中国》。其中《红红的日子》、《踏歌起舞的中国》分别荣获济宁市舞蹈比赛第一名和曲阜文广新局主办的“人人唱、村村演”比赛第一名和第三名若干次。尤其最让人振奋的是“踏歌起舞的中国”在济宁荷韵民舞比赛中获奖杯两只荣誉证书,组织奖状、编舞奖,而且12名团员每人获得奖牌1枚。当我们满载荣誉回来后,也收到了曲阜老干局、老干部活动中心及老年大学领导的好评。为此,不少姐妹都踊跃加入到“同乐艺术团”里来了。
俗语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我们的队伍因种种原因更换了不少人员,但是我们的宗旨不变——同欢同乐,欢度晚年,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我们这一批批的团员们为曲阜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这十年里,我和我的姐妹们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共同实现了应有的社会价值,获得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
在这里我还要说的是要感谢那些默默无闻在背后支持我们“同乐艺术团”的人。尤其是老干局、文广新局、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各位领导们。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关爱,我们不会走得这样顺。另外要感谢的就是我这些劳苦功高的姐妹们了,如果没有你们汗水的付出和娴熟的演技,还有高度的责任心,也就没有我们“同乐艺术团”的今天。为此,我要用一首歌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踏歌起舞俏夕阳》
在曲阜美丽的大地上
欢乐的圣水河日夜流淌
不论你在哪里,哪里
都有踏歌起舞的俏夕阳
扇子手绢飞扬
愉悦笑容挂脸庞
轻歌曼舞多风采
纵情演绎这美丽的家乡,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