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改革开放40年新成就

2018-12-07 13:14:59

 

 

青岛市莱西四中  葛树茂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回顾40年前国家为了尽快加快发展经济,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为解决多年来积累的经济问题,以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在全国实行改革开放。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场改革经济方面在农村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国家经济百废待兴,正是我国发展站在历史起点之时,必须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必须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

    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二、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动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使党和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成果尤为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抓经济社会建设,又抓反腐倡廉建设,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党风政风民风为之一新,国家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我感受最深的变化是“三个前所未有”。一是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广度前所未有,无论涉及到谁、职务多高多低都做到零容忍,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高度凝聚起党心军心民心,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信任和信赖,这是了不起的政治成就。二是扶贫攻坚的力度广度前所未有,全国几千万人将会摘掉贫困帽子过上小康日子;三是对外开放的力度广度前所未有,尤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带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推进速度之快、力度之大、成效之好是之前难以想象的,这都是了不起的开放成就。主要的变化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最突出的变化。十八大以来的变化非常多,日新月异。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防军队改革等都迈出了重大步伐。本人感觉最突出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变化。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态度坚决、措施有力,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样的魄力、这样的声势、这样的规模,古今中外史无前例,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不断扩大,使我们党的形象不断提升,群众对党的信任不断增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各方面的变化举世瞩目、令人鼓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八项规定”切入,以上率下抓“关键少数”,坚持从严治党治吏,自始至终就突出一个“严”字,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抓党员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成效非常明显。这几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监督执纪问责,就突出体现了“六个从严”。个人的体会是:通过抓“六个从严”的落实,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确实焕然一新,大家的“四个意识”树立了,思想作风转变了,为群众办实事的多了,懒政惰政、吃拿卡要的少了,这是很大的变化。

    (二)不忘初心,经受住各种考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赶考”命题: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赶考”路上迈出了铿锵步伐,取得了辉煌成就。从吹响“四个全面”的号角,到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的反腐败斗争,再到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等,无不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雄才大略和非凡勇气、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政治智慧和政治定力,无不彰显我们党勇于担当的执政意识和牢记“两个务必”的忧患意识,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进京赶考”的优异新答卷。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党坚持以“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四个意识”和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四个全面”取得明显成效,精准扶贫大得民心,深化改革敢啃硬骨头,党内政治生态得到修复,党风政风民风大为好转;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三)依法治国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出法治中国的科学命题。作为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崇高追求,提倡“法治”这一价值目标,与提倡并践行富强、民主、文明、美丽、健康、平安、和谐等价值目标彼此支撑、相辅相成,共同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法治中国这一崭新提法,既尊重法治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联系现实国情民意,是法治一般原理与中国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后在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制度上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产物。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是对“以法治国”的超越,也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综合体。法治中国概念和理论的提出,能够更加全面科学有效地统领依法治国和法治建设的所有理论和实践问题。党中央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等发展规划,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了风清气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小康美好社会的前进步伐。

    (四)各项惠民政策得到落实,普通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向世界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其中就讲到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这讲到了普通百姓的心坎上。这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出发,以“让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为目标,扎实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孩子受教育机会显著增加,教育公平性得到增强,注重教育投资向贫困地区、重点领域倾斜,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梦想逐步得到实现。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使广大的平头百姓能看起病,不会因病返贫,全国人均寿命得到增长。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边少老远普通百姓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很快就要实现。

    (五)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最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深入人心,全党全国的思想更加统一,中国的理论自信更加坚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个领域,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各个环节,涵盖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历史视野和丰富的理论内涵。全体党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行动、推动工作。

    四、党的十九大巩固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之后的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更加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宪法,理顺各种重大的宪法法律关系,同时推动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尽早完成,为2020年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提供制度保障。十九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的标志是天蓝、地绿、山青、水净,健康中国的标准,是人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都享有充分的健康权,平安中国意味着社会秩序良好、社会处于和谐状态,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是相辅相成一体建设的。要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通过科学方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消除所有贫困人口,实现第一个100年宏伟目标的“中国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