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2018-12-05 14:00:16

我亲历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花谢花开,秋去冬来,蓦然回眸,改革开放四十年,几多风云,几多潮涌,镌刻于心,党春风吹遍大地,年轮之间,是否有你曾经的感叹……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丽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年前的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40年来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是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在改革开放的风雨沐浴中,一个个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问世。刚闭幕的十九大给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指明了新的方向,作为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更加受鼓舞,国强则民安。

        我就生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作为一名在五十年代出生的公民,我经历了中国从振兴到腾飞的过程。40年前人民生活在单色调的社会中,中山装、平头、公社是那个时代的名词;国家富源辽阔、资源丰富却缺衣少食、物资匮乏,人口众多却身小体弱,国民素质普遍较低。小时候,由于交通不便市场流动少,很少有多种多样的水果,在我们北方只能看到苹果、梨、桃,而南方产的水果香蕉、菠萝、橘子等在北方很少见到,蔬菜和肉食更是品种少,冬天只有大白菜、萝卜、土豆三样菜。一两毛钱就可以买零食,那时家家户户的电器都是电灯,有的甚至是煤油灯,通讯只有单位有电话,家中通讯只能通过邮局发信和电报联系,谁家有黑白电视机,晚上一定有自带小板凳的电视观众。生活在一天天变得更加美好,而衣着和住房、饮食、出行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革。路由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了沥青路、柏油路、水泥路。照明的工具由蜡烛、煤油灯变成了电灯。衣物由单一的土布变成了的确良、亚麻、纯棉。出行的用具由马车、牛车变成了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取暖的家什由泥炉子变成了铁炉、空调。那时候在农村不上小学的或辍学的小孩很多都是小女孩,现在教室里的男生女生一样多。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在人的一生中也算是不惑之年了,对于改一改国家的发展进程来说则是刚刚买入了一大步。这四十年来的沧桑巨变,有喜有泪也有笑,摸着石头过河也是中国式的改革智慧。

        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两委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九十年代,单位派我去北京海装部学习,威海还不通火车,要从烟台乘车,途中要十七八个小时。2014年,我市通了高铁,再去北京只需要6个小时,现在的威海交通非常发达。自家都购买了轿车,出行方便快捷,城市出租车也是市内一道风景线。

        威海成立地级市以来工农业飞速发展,碧海蓝天是威海真实写照,最适合人类居住地最佳最美的城市。随着人口的增多,高楼大厦遍布整个城市,通讯光缆、天然气、水电暖深入家家户户,特别是供暖更体现了人性化,天刚冷暖气就供应上来了。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人们才有幸福的每一天。小时候听到对未来的描述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儿时的梦想现在早已实现了,走遍四海还是威海。

        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人的观念,威海个世界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招商引资不再是北上广的城市,大中小企业扎根我市。展望未来改革开放四十年就入习主席说的那样“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回首过去,40年的风雨路程,一路艰辛汗水,四十年来人民收获丰硕无比,由贫穷到温暖,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了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最鲜明的时代特色再过二十年,中国不可想象,再过四十年,中国不可限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