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成就了生态威海
作者:侯运奇
1970年我从河北省乐亭县应征入伍,1972年转展来到威海海军部队,从战士,提干,转业,退休至今,已在威海训练、工作、生活了46年,亲历了威海改革开放的全过。46年间,威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我感受最深的发展变化是威海的环境。
一、改革开放前的威海环境
改革开放前的威海也是很美的,1975年部队组织赛诗会,我在会上朗诵了一首赞美威海环境的诗,其中有这样几句:
城偎着海,海吻着城,
云舒浪卷万顷松。
凭轩观鱼跃,临溪闻鹭鸣。
四季春风裁绿红,
人到威海知仙境。
那时威海环境有三个特点:一是天设双蓝,二是人造万翠,三是初级污染。
天设双蓝是指威海的蓝天碧海。地处北纬37度线这条世界宜居线上,全市海岸线近1000公里,蓝天白云,碧波千里,翠岛银滩,海鸟翔集;加上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的气候,这是威海成为宜居市的自然基础。
人造万翠是指威海漫山遍野连绵万顷的黑松林,她并不是自然长成的。威海也曾经是个“海风一起沙长腿,一夜沙埋十亩田”的地方。1947年威海卫人民政府颁布了《威海卫市奖励造林及树木保护暂行条例》,开始号召人民植树造林。这项大规模的活动到上世纪50年代初到了高潮。最初,人们种植在海滩的黑松树苗少有成活,即使经常地浇水,及时地清理沙土也无法改变成片林地死亡的结果。智慧的威海人想出了很多办法,其中把黑松树苗放在粘土浆里抹上一层粘土然后种植的方法效果很好,使黑松树苗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山区里育苗,海滩上种树”,这是威海老百姓的一项基本操作,几十年日一日,延续至今仍在继续,终于造就了绵延千里的黑松林。这片被世人称为天然大氧吧的黑松林,是威海人用勤劳和智慧营造的独特的靓丽风景。
初级污染是说威海在改革开放前及前期存在黑烟和污水两种污染。首先,烧煤烧柴是改革开放前威海人的生活常态,改革开放前期建成的发电厂和几个较大的工厂以及燃油汽车在一个时期有使空气污染加重的趋势。其次,改革开放前威海没有污水处理厂,几乎所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都是直排入海的,虽然威海在本世纪初已经健全了完备的污水处理设施,但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建成的两个化工厂和皮革厂使污水治理的效果出现过反复。
二、改革开放成就了生态威海
改革开放中威海政府和民众对“威海的特色是什么,建设什么样地威海”的课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虽然各界政府都重视环境建设,但直到习总书记提出“绿水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著名论断以后, 市委、市政府才确立了“环境优先、生态立市,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把环境保护作为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转方式的重要载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威海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多项重大举措。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如下三项:
(一)注重主题宣传
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威海日报传媒联合市环保局围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设通过专题系列报道和记者基层采风等多种形式,以全媒体融合的宣传方式,深入展示全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新举措,集中报道各行各业在大气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全方位展示生态威海建设的新成就。主题宣传活动使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全体市民的具体行动。
(二)坚持两条红线,
一是坚持准入线,威海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和得天独厚的深水港,特别适合发展炼油、化工、钢铁、水泥等重工业项目。但是考虑到对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威海各级在项目审批上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凡是高排放、高消耗的项目坚决不上,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二是现有企业,必须达到排放标准线,作为我市的燃煤大户,威海热电集团投入巨资,在排放系统安装了现代的除硫除尘设施,实现了超低排放,以前给市民造成无限烦恼的滚滚黑烟,几年前已经变成了朵朵白云融进碧蓝的天空。威海蓝星玻璃为解决污染物排放难题,请来行业专家,在企业内成立环保部门,投资5000万元治理污染,达到国家标准不止步,仍朝着更严格的省排放标准努力。
在污水治理过程中,我是一个亲历者,我退休后于2011年被反聘到威海海澄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任厂长。到任后我马上了解到了我厂是当时全市唯一一家未达标的综合性污水处理厂,顿时感到了达标红线的巨大压力。一周后我了解了我厂出水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一是内部原因,主要是投资建设欠账和管理不严;二是上游来水严重超标,我厂处于威海市工业新区,这里集聚了全市所有的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如山海皮革、金泓化工、金威化工、蓝星玻璃。。。。。全部是海澄水务的上游企业。还因为海澄水务是用生化方法处理污水的,而上游企业任何一家超标排放都会对海澄水务的生化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往往今天晚上海澄水务综合池内微生物海还生机勃勃,第二天早上就全部死亡。这就是说上游企业达标排放是海澄水务达标的必要条件.我请示公司领导后采取了四项项措施:一、成立了以达标为目标的厂务会。二、建立健全了科学严格的厂区管理制度。三建议并配合董事会立即补建100000吨的综合池、调节池、和曝气生物滤池。四、每天派出职工到上游重点企业排污口取水样、拍录像并化验。并把取样录像和化验结果向各主管部门汇报。我厂的这种做法受到威海市住建局、安全局、环保局、水务集团领导和公司董事会的肯定和表扬。在威海市各领导机关综合施治下,我厂补建项目相继完工,上游各污染较重的企业纷纷投入巨资改建或升级了本厂的污水污水处理设施,逐步达到的排污标准,海澄水务也于2017基本实现达标排放。至此威海市污水达标排海的目标基本实现。当时为纪念这一成果。我写了一首卜算子:
已是后堂人,有幸接水务。
点起池中百万兵,围剿黑污寇。
情系二沉池,独宠微生物。
鱼跃龙腾庆水清。海澄霞满路。
(三)官民形成合力
为让人们生活在清新、整洁干净的环境中,全市多部门各司其职,联动配合,共同从上发力。
市经信和环保等部门联动开展油气回收治理行动,环保部门与交警配合开展机动车排气治理,住建部重点实施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城管部门专项整治露天烧烤污染行为……全市燃煤电厂全部建成了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城区内散流物体密闭运输率、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率、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率均达到100%。
积极改善水环境质量,建立了水资源即时监控机制,对岸线、沙滩、海湾、海岛等采取最严格保护措施,全市饮用水水源地、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
各部门还联动开展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启动绿化工程,联合打击污染犯罪等全方位的环保行动。
与此同时我市广泛发动公众参与各项环保活动,为绿色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威海人传统上就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历尽千辛万苦建造万顷松林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次市委市政府启动全民环保行动,威海市民更是闻风而动。
在威海市普陀路小学,每个班级都有一个回收箱,学生们通过回收旧利废,积累生态币,可用来购买有用的小物品。从学生时代培养了良好的生态习惯。
环翠区环翠楼街道西北村社区2013年设立了低碳爱心淘宝屋,居民将家中废旧不用的物品拿到小屋来,换取需要物品。
我市领导机关支持 市民积极参与的绿色产业、绿色旅游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环境教育基地、环保志愿者活动等越来越多的绿色行动,是一簇簇遍地绽放的生态鲜花,是威海生态立市最坚实政治和社会基础。威海蓝已是生长在全体市民心底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