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改革—巨变的神道口中小学校

2018-12-04 16:23:07

我亲历的改革—巨变的神道口中小学校

    作者:戚其勇

        我从威海市环翠区招生办公室退休回到老家。2006年神道口小学建校六十年校庆,曾任该校校长的我,被邀请参加庆祝会。庆祝会期间,威海电视台《直播威海》的记者来采访我,要我谈谈感受。我说:过去的神道口小学与现在的神道口小学无法开比,学校的的确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话是真实的反映了过去与校庆时的学校的实际情况:

        “生产救灾”后的一九六二年,经济困难,教育经费更为紧张,为减轻教育支出的压力,政府决定: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小学,改公办为民办,学校的公办教师调出,由村派民办教师任教。教育部门不再支付任何费用,完全由村负担。神道口小学是首批改制的小学之一。这一年七月,我高中毕业回到家,村党支部要我到小学教学。当时的神道口小学,四个年级四个班,只有一间旧教室,其余的教室是一个“旧礼堂”和闲散的民房。教师办公室是一个“一面坡”的小房,四个教师挤在一张长条桌子上办公。一九六八年村新建了校舍,一九七零年成立了神道口联中。这个联中,实际上是小学“戴初中帽”的小学、初中一体的学校。当年招收两个初一班,全校从小学到初一,共六个年级七个教学班。只有九名教师,连我这个校长(当时称学校负责人),也得教初一两个班的数学。   

        当时的学校,只有上课的教室,没有任何教学仪器,唯一的体育器材是一张乒乓球台和操场上一副“蝇拍式”的篮球架。一九七五年,摘掉了“初中帽”,初中合并到钦村联中,学校变为一至五年级的纯小学。

        改革开放后,神道口村的经济也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九八八年村选新校址,投资新建了教学楼及校院设施,购置了新桌椅及一些教学用品,搬进了新学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神道口村的经济也不断发展,投入不断地增加。村委会(后称神道口居委会)对小学的投入,更是年年增加,促使学校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样。到二零零六年校庆时,在校学生596人,教师28名,11个教学班,全部更新现代桌椅。体育用品样样俱全,教学仪器配套齐全,达到二类学校标准,学校拥有电脑80台,教师每人一台,每个办公室都配置打字机、复印机、摄像机、一体机、刻录机。每个教室都达到“四机一幕”,都达到了多媒体的标准。学校环境焕然一新,校园文化浓厚,富有特色。学校获得威海市电化教育示范和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山东省小学自然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软件开发课题实验学校、山东省小学自然多媒体与课件开发优秀实验学校、中央科教所小学素质多种媒体综合应用能力研究实验学校、汉语拼音学习速成法实验学校等称号;获得了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卧龙山办事处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等称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的不断腾飞,神道口社区及周围的居民高楼,像雨后春笋,一个个拔地而起。富裕的人们,纷纷搬进新居。神道口小学满足不了日益增多孩子入学需求,也适应不了高要求的教育发展的需要。威海高区管委高瞻远瞩,决定拆除原小学,投资改建扩建新小学,投资新建神道口中学。

        两处学校,经过两年的施工建设,于二零零九年交付使用,改建扩建后的神道口小学,拥有两个教学楼,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个教学班,目前有19个教学班,48名教师。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0个多功能教室、科学实验室、大型图书馆阅览室等。已成为一流的小学。新建的神道口中学,同小学连在一起,现有三个教学楼,建筑面积22660平方米,可容纳60个教学班。现有31个教学班,210名教师。学校各类教室、理化室、科学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应有尽有。各种教学仪器、教学设备、配置齐全。还有大型的图书馆阅览室、报告厅、体育馆、室内篮球场、风雨操场、400米跑道的塑胶体育运动场,还有容纳一百多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已成为一流的中学。

        如今,当我走进家乡的这两所学校,回想过去,看看现在,展望未来,激动的心久久难以平静。我深刻的感受到: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巨变、学校的高水平,是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结果。我深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新型的学校,一定能培养出合格的优秀的人才,为伟大祖国的腾飞,贡献出巨大力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