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总工会 安立志
党的十八大召开那年,我乔迁新居。为了客厅的一幅装饰画,在济南文化市场浏览多时。由于装修风格不同,国画有些不相宜,最终选了一幅油画,画面正是秋风红叶,意境恰似一句唐诗:“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2012年,也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这对于我国的政治生活来说,当然是一个新起点,而之于已经步入职业秋季的个人,则意味着全新的政治境况。十八大以后,也许是时间与年龄的巧合,我本人竟然经历了三个转变,一是从在职到退休的转变,二是从爸爸到爷爷的转变,三是从从政到从文的转变。这种转变当然不是“春风桃李花开日”,而是“秋雨梧桐叶落时”了。
(一)
十八大不久,似乎那天下着小雪,省直高校领导成员在山东财经大学听取了关于“八项规定”的传达。新一届中央作出的决定,很快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泛滥多年的公款吃喝风收敛了,许多高档酒店开始出现经营困难。
在我任职的最后一年,学校经历了两个重要事件,一是学校“升本”闯关成功,经教育部批准,原本“大专”的“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正式成为“本科”的“山东管理学院”。二是全过程地参加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我在职期间参加的最后一场全党集中进行的政治活动。这场旨在纠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政治教育活动,一直持续到2014年3月。中间经历了对照检查、相互批评、学习参观、深入调研等环节。活动结束不久,我这个已经40年党龄、42年工龄的老共产党员,即开始办理退休手续。
学期结束时,距退休已时日无多,我即开始整理办公室的物品,自用书籍打包装箱,无用资料清理销毁,工作文件办理移交。省委、省政府的免职、退休通知已到,吃过退休饭,随即向工作人员移交了办公室钥匙。从部队到工会,从工会到高校,似乎到达了人生驿站,终于下车了,于是告别了单位,告别了办公室,告别了八小时工作制,从此成了“卧龙岗上散淡的人”。一生磊落,一生敬业,一生清白,一生廉洁,没有恋栈,没有遗憾,只有解脱与放松。
(二)
2013年7月末,正值酷暑季节,时晴时雨。正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行时。部分省直机关、省属高校的领导成员统一组织到沂蒙山区接受红色教育。一行人参观了沂蒙六姐妹、红嫂、山东省委、一一五师师部、孟良崮战役等旧址,现场教育的感触是很深的。中共山东分局妇委陈若克是在日寇的追捕中生产的。她在就义前咬破手指,把血滴在孩子嘴里,权当喂了孩子最后一口奶。尔后母子二人被日寇残酷杀害。听了陈若克的事迹,在场的许多经历官场修炼、喜怒不形于色的领导同志,也触动了心灵深处那根情感之弦,在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时,纷纷把手中的鲜花放到陈若克的墓碑前。大巴车返回途中,快到济南东外环了,时间在8月1日下午五点二十,儿子电话报告:“孩子出生了,是个儿子!爸,你当爷爷了!”“八一”出生,又增加一名小兵,心中抑止不住的高兴。市区堵车,在车上琢磨了几句顺口溜,其中有句:“新兵报到成军日,嫩蕊迎来盛夏辰。”小孙子出生在和平年代,出生在开放时期,他是幸福的一代。
我们这代人的婚育年龄,正值八十年代初期,正是独生子女政策严厉推行之际。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是独生子女。“一棵独苗”、“一枝单传”的家庭,孙辈出世,顿生后继有人的喜悦感。孙子出生,有说“普调一级”的,有说“孙子疗法”的,不一而足。回到家中,看到粉嫩嫩、肉乎乎的小孙子,心中的高兴不可言表。孙子一天天长大,从蹒跚学步,到咿呀学语,如今已经四周岁。在幼儿园里过生日,老师为“小寿星”拍视频,小家伙头戴“皇冠”,被小伙伴们围坐中间,煞有介事的样子,着实可爱。宜家开业,带着小孙子看热闹,小孙子在我身上,臂抱、肩扛、背驼,绕过层层栏杆,越过千军万马,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累并快乐着!小孙子成长在网络年代,有着过去不曾有过的优越条件。儿子开玩笑地抱怨道,我小时候哪有这么多玩具!小孙子这么一个小小人儿,玩起手机、电脑,我这当爷爷也自愧不如。
我与爱人同年退休。退休后如何安排退休生活,如何适应从正常上下班到时间自主安排,有一个过渡期。爱人在职时出国机会较少。刚刚退休,年龄不老,身体尚好,小孙子不用我们带,时间充裕,决定随团出国旅游。前年去了美国,去年到了欧洲,虽然旅途劳累,一路上颇有兴致。都是两周时间,夏威夷、大峡谷、大瀑布、华尔街、塞纳河、郁金香、天鹅堡、大教堂,异域的自然风光、人文建筑、风土人情,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旅游有益于身心健康与心情调适,早已形成共识。回来后,爱人测试血压、血糖,各项指标都很正常,这也使她产生了旅游的兴趣。
(三)
在职期间,我就有业余创作的习惯。到高校工作后,不再需要为机关公文审核把关,不再需要工会理论研究,业余的写作,没有功利目的,既不为职称,也不为评奖,兴之所至,信笔由之,大多为文史随笔、诗词游记之类。
十八大召开那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一套“四方风杂文文丛”,这套丛书四名作家,三位来自中央媒体(求是杂志二人,人民日报一人),只有我是地方作者。这部丛书集中了我在那几年撰写的系列红楼随笔。《博览群书》邀请我撰写创作感想时,赞赏了我的作品与文风,同时指出,商务印书馆作为我国老牌的出版机构,以出版辞书与外国名著为主,此次推出这套丛书,纯属破例。
2013年,吉林出版集团策划出版一套大型丛书,名为《中国杂文(百部)》,对象是我国从古至今的杂文作家,计300多位。《中国杂文(百部)·安立志卷》是作为当代50名杂文家列入出版计划的,我是唯一入选的山东当代作家。
退休后,参加全国杂文联谊活动,每年一个省牵头组织,见见朋友,谈谈创作,也充实、丰富了退休生活。十八大以来,在以全国名义举办的杂文评奖中,陆续获得“全国鲁迅杂文奖”一、二、三等奖计四项。此外还获得包括“山东新闻奖”在内的北京、河北、天津等地,《人民日报》、《今晚报》等媒体举办的地方与媒体性质的多个奖项。我的作品曾收录到包括《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中华杂文百年精华》等全国近百种文集。这些年的创作,年年有作品被收录各种文集。
我们属于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人,年轻时无书可读。近年看到习近平主席出访时多次谈到他所阅读的外国名著,受到感悟与启发。退休后时间充裕了,有了读书的条件,不过,由于年龄关系,记忆力与视力大不如前,也陆续读了一些国内外名著,写了一些读书随笔与历史随笔。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利用这两年出国旅行的条件,撰写了一些欧美的见闻与游记,大多发表在香港媒体上,反响还是不错的。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从客观规律来说,步入桑榆晚景,进入了人生的秋天。但在当今的生活与医疗条件下,老有所乐,颐养天年之外,趁着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可以做许多有益于家庭与社会的事情。人生的秋季,可借用毛泽东描写秋季的两句诗,“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目前,我与爱人身体健康、生活充实,儿子儿媳孝敬老人、勤勉敬业,孙子活泼可爱,茁壮成长。我的退休生活是乐观的、丰富的,也是幸福的,诚可谓“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作者为山东管理学院原副院长,其文章多次在全总理论政策研究优秀论文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杂文创造中获奖百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