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微笑永甜蜜

2017-11-10 08:56:00

      “党的十八大,家庭新变化;政策暖人心,老人乐开花!”

       我的母亲今年84岁。虽已满头银发,却耳不聋眼不花,穿着整洁,行动利落。满脸的笑容就像盛开的牡丹花。作为60周岁儿子的我,能天天看到母亲的笑容,真是幸福的、自豪的!

       母亲生于1932年8月。听母亲说,我外婆是因为生麻疹而过早离世,当时自己才十岁。吃糠咽菜、逃荒要饭,什么样的苦她都吃过;各种荒乱年代,她也都亲身经历过。新旧社会两重天,通过新旧社会生活的对比,母亲真正感受到了新社会的幸福和温暖,坚定了母亲产生孝敬老人,养育好儿女,让六个孩子都能成家立业的信念。父亲于1976年病逝,年龄只有42岁。撇下我76岁的爷爷和母亲以及我姊妹六个。当时,大哥才二十岁,我正读高中,三个妹妹和弟弟都还小,最小的妹妹只有六岁。父亲的病逝,对我家来说真是塌天大祸。面对如此现实,母亲没有倒下。她懂得,再苦再难也没有旧社会自己经历的苦和难。她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大儿子在生产队一天能挣6分工,二儿子很快就要高中毕业。困难是不会很长久的。三个月过后,家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参加了全乡选拔民办教师的考试,以优秀的成绩被录用,安排在本村联中任教。当时一天给一个整劳力的工分,上级还每月发给6元钱的补助。这一事实,让母亲愁苦的脸上,有了第一次笑容。一个月过后,当我把6元钱的补助费递给母亲时,真切地看到了母亲的第一次微笑。

        常言说的好“忠孝传家远。”当我家生活条件有了好转时,每隔几十天,母亲就给我爷爷称一、二斤油条改善一下生活。爷爷逢人就夸我母亲,比亲儿媳还孝顺。原来我爷爷是光棍一条(按辈分叫爷爷),当过八路军、新四军,复员回家后,无依无靠。母亲看着怪可怜的。就和我生前的父亲商量好,让爷爷跟父亲母亲一同生活。要不是我追根求源的询问,还真以为是自己的亲爷爷。因为母亲对待我爷爷比别人家母亲所对待的老人要强好多倍。她的确是一位慈善、孝敬的好母亲。也是她后来能得到儿孙孝敬的根本原因。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十几年过去后,我们姊妹六个都已成家。后来二妹也当上了民办教师。并且三个妹妹的婆家都是本村,也为孝敬母亲创造了有力条件。村上的百姓一致说我母亲有福气,“六个孩子一起管,愿吃香就吃香,愿喝辣就喝辣。”听到这些赞美和羡慕的声音,我母亲脸上又呈现出了欢喜的笑容。是啊,母亲为我们操劳很多年,也应该享享清福了。这也是天道酬勤,天经地义呀!

        母亲情吃坐穿已有二十多年了。我们兄弟三个,每年给母亲足够的粮食、花生油;逢年过节、母亲的生日,姊妹六个都给母亲很多零花钱。母亲勤俭,便把剩余的钱,存入了银行,准备下儿孙的压岁钱。双休日、节假日、空闲时间,我们也常到母亲身边去看看。.帮母亲干些零活,让母亲把心中的话儿向我们谈谈。整个家庭其乐融融,和谐美满。

        母亲爱看戏,为了满足她的这一需求,我三个妹妹共同出钱为她买上彩电,我们兄弟三人为母亲接上了有线电视。我二妹又给母亲买上了电风扇。我给母亲买上了随身可带的收录机,让她在空闲或睡前能随时听到想听的戏曲。我们弟兄三个每年冬天给母亲买上足够的取暖煤,并由三弟亲自安装煤炉。真正做到了冬暖夏凉,衣食无忧。为了让母亲住得更宽敞,我大哥在自己院落处,于2012年新盖了两间红瓦房。(我在今年三月份也同样在自己院落处新翻盖了两间红瓦房。装饰与大哥家的一样,将母亲搬到我家住了)里边装饰一新,按母亲的要求,正面墙上端端正正的贴上毛主席像。母亲常常告诉我们:“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忘了谁也不要忘了共产党和毛主席。”母亲的话,我们兄弟姊妹牢牢记在心中。

        为了不让母亲操心受累,让她真正乐享晚年。逢年过节以及母亲生日的时候所来的客人,由我们兄弟三家轮流招待,为母亲减轻了许多负担。最使我忘不了的是,母亲过80大寿那一年,(四年前)正巧轮上我家招待,幸亏我家有11间房屋的四合院,(五间北屋,东、西、南屋各2间)过生日那天,前来祝寿的儿孙、女婿、孙女婿、外甥女婿、重外甥等,已达48人,坐了整整6桌。那日的合影,我们每家至今都还保存着。真是五世其昌,儿孙满堂啊!那一天,大家时时听到了我母亲爽朗的笑声。也真的看到了我母亲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

        母亲年事已高,但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永远是慈祥的、无私的、高大的。如今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我坚信:祖国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老年政策会更加深入人心!老母亲也会更加快乐!为了母亲长久的微笑,我一定要在退休之年仍然发挥自己的余热,尽心尽力地为他人、为社会多做善事。让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中。衷心祝愿母亲的微笑永远甜蜜!

(沂源县大张庄镇曹家庄小学退休教师 吕宝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