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梁山县文化馆退休干部 张庆建
2016年底,闺女接在昌乐二中上学的外孙回家过年。一下车,大家都惊呆了,孩子又长高了,脸盘儿恢复到了小时候那可爱的圆润。学校生活让他变得更加俊气潇洒。外孙是家庭中最高的,五年前身高就1.7米,体重160斤,这几年是疯长,2016年上昌乐前已达1.81米,体重190斤,大家都十分忧郁,再胖下去就丑了,可半年后回来身高虽长了两厘米,但体重却出奇地降到160多斤。生活真是像万花筒似的,变化真大啊!他表姐围着他转了一圈,说找不到了自己,表弟蹦了几蹦,说跟他还差一头。大家都十分高兴,沉浸在无限的欢乐之中。孩子的变化是家庭变化的缩影,这几年,生活变化大,它既充满了幸福、欣喜与快乐,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困惑和矛盾。
外孙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
从十一个月断奶,外孙就被我们接过来,常住“沙家浜”了。那时我已内退,老伴是下岗工人,儿女们都已独立门户,身边无人,接过一个孩子,享受天伦,也是自得其乐,更是积极参与家庭生活的一个态度。
人说隔辈亲,这一点儿都不假,也许是处于因在职时疏于对儿女们管教的愧疚,在隔辈人身上多用点心血,作为补偿,这是人之常情,理所应当的吧!老伴和外孙的关系特别好,从呀呀学语,汤水起居的侍候,到幼儿园、小学的学习接送,她都是那么痴情,认真和准时,十年如一日啊,不容易。为了教育孩子,她常以自己为例,“痛说革命家史”。她说,小时候,家里穷,到了上学的年龄,刚搬个小板凳在学校里待了三天,就被父母逼着踏上了去山西逃荒的绵绵长路,在山西一待就是八九年,时间让她成了一个彻底的文肓,后来去了东北,因为没文化,只能当了一个只会出大力的林业工人。调回老家后在酒厂上班,领导看她积极肯干,让她当个小组长,她不会记账,没法管库,一辈子只当了两个星期的小官官,昙花一现,便偃旗息鼓了。她叙述得很动情,满含泪水。这一招很管用,娘俩哭得一塌糊涂。孩子也争气,听话,学习也好,这是他们相濡以沫最佳的黄金时期。老伴对孩子的学习管得非常严,家有铁规,孩子在上学期间,电视完全关闭,渐渐地,孩子有些受不了啦,在作业完成后,开始偷偷地看,老伴发觉了,两人大吵一顿,孩子问,作业完成了不让看电视叫我干什么?老伴无法回答,气得脸色苍白。有一次学校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回家去看电视上的一个教育节目,孩子回家,向姥姥发起了攻击:“老师布置了作业,叫看电视,看还是不看?”老伴瞪眼了,乖乖地看着孩子打开了电视。我劝老伴,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完全不看电视太绝对,孩子已上中学了,不是不能看,应斟酌看什么,看些新闻或是一些文化教育节目,也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好途径。以前我也这样开导过老伴,可她固执已见,这一次有了老师的“尚方宝剑”,孩子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对于孩子的学习,我和闺女也有分歧。她只知道布置任务,却从不去检查结果。上小学时,就给孩子买了《三国》、《水浒》的普及本,我曾问我外孙,“你妈买的书本看了吗?”他回答说是看了。我说:“108将你简要给我介绍几个吧。”他懵了,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原先教过学,后来做文化工作,常辅导他的功课,在我面前,他无法掺糠使水。后来,老伴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她很伤心,我说她,有些事儿,你吃不准,还居高临下地去训他,他怎么会服你。她叹了口气,说咱管不了啦,你管吧!我有我的管法,我知道,学习要靠自觉,学习兴趣很关键,有一天,我给他弄了一个地球仪,一个小小的教具让他一下子俯视了整个世界,他来了兴趣,每回到家,都把它搂在怀里看个不停,一次吃饭时,他冷不丁地给我出了道题目,秘鲁的首都在哪里?我确实答不出,亚洲的一些国家基本还行,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都不记得了。他显出很得意的样子,把地球仪塞给我,让我提问他,真的,他连一些偏小国家的都能答得出,我感到很惊奇。这一年,他的地理课考了个满分。在生活的料理上,我与老伴和闺女也是楚河汉界,分歧很大,外孙爱吃肉,自称是肉食动物,老伴就经常炖、炒、煎、炸,变着法儿满足孩子的欲望,闺女是做买卖的,饭局多,也经常拉着孩子去光顾美餐,且时常买些肉食来家享用,这一来二去,孩子自然成了一个小胖人。我是素食主义者,一般是不吃肉的,包水饺,她们吃肉馅的,我坚持素馅的,经常是一分为二,经纬分明。
2016年,外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梁山县最高学府的一中高中部,同时也被全国名校潍坊昌乐二中录取,在选择学校时爆发了家庭大战。老伴和闺女各执己见,两军对垒,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老伴的理由是:孩子没出过门,到外地去上学。如不能自理,定会影响学习。在本县就读,孩子无后顾之忧,且一中教学质量不低。闺女的意思是:昌乐二中是名校,教学理念及方法有别于一般,闺女还亲自到昌乐考察,更增加了她的底气。那几天,家庭气氛很紧张。闺女的坚持,让老伴恼羞成怒,老伴的固执,让闺女无可奈何。两人无果,我们也被迫卷入选边站队。外孙首先表态,他愿意去昌乐,天平有了倾斜。老伴拉我,让我表态,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我站到了闺女这一边,老伴更加恼怒,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了。我劝她,孩子迟早是要离开的,上高中不离开,上大学你还能跟着?孩子想换个新环境,到外边去闯闯,这是个好事,这是他勇于投身生活的表现,我们应当支持。我说你的担心是好意,且他们去考察了,学校的一切服务都很到位,你尽可放心,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孩子一直在你的庇护下,拴到你的裤腰带上生活,他是永远长不大的。听了我的话,老伴倒没有激烈地反对,只是硬着一句话,反正不愿意让他去!我说,你不愿让他去,是你关心他,爱护他,不放心他,这不要紧,咱们有车,你啥时候想他了,反正不是太远,让闺女拉你去看他,这不什么事儿都解决了嘛!她低下头,不说话了。事儿就这么决定了,孩子走后的几天里,她一直沉默不语,两个星期没有搭理闺女。她的神态似乎有些恍忽,她常常默默地抚窗向街上瞭望,她说,看到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子,她就想哭。我们理解她的情感,一个从十一个月从没有离过手的孩子从自己身边突然消失了,她是过不去这个情坎。一个月后,闺女拉着她去学校看了孩子,她亲眼目睹了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她的一颗悬着的心慢慢地落了下来。年底回来,看到变得潇洒俊气的孩子,她认错了,说自己老了,跟不上趟了。我告诉她,只要心不老,人就永远不会老,因为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这几年,轿车进入家庭,彰显了家庭物质生活的富足,衣食住行的追求,已基本上让人满足。很难想像,在七八年前还在为着吃穿困惑的时候,对于富足生活还感觉得是那么遥远,可社会迅速的发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幸福一下子推到了你的面前,让人感觉如梦如幻。家庭生活的变化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理念。在生活消费上,老伴和闺女是针锋相对的冤家。老伴过过苦日子,她谨慎、节俭、时时刻刻都在谋划、聚集“过河钱”,花每一分钱她都得掂量了再掂量。而闺女恰恰相反,她大手大脚、花钱如行云流水,为此两人不时发生冲突。我倒能理解闺女,她是下岗工人,从零几年就下海经商,开了个打字社,后来又经营了茶社和一个女性生活馆,多业经营,使她在社会上的人脉大增,人脉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靠经济支撑的。她常说,心有多大,路子就有多宽,有舍才有得,我虽非认为这是真理,但我承认这是现实。我劝老伴,做买卖不是靠挤肚子省出来的,是要靠经营的手段和智慧,大手消费未必是坏事。她似懂非懂,对闺女也无可置否了。出于本能,无论怎么说,她还是非常支持闺女的工作的。店里顾工的午饭是需要安排的,我们的住处离店很近,她主动担起了这个任务。她说,要是在外买着吃,那得花多少钱啊!从此我们的小灶变成了大伙,她成了一个掌管炊事的大厨,我们家变成了个大食堂。她高兴时,也能自得其乐,蛮有成就感的。但饭要天天吃,加之近几年身体不好,时间长了,怨声载道。一次她和闺女又有了摩擦,这次她做得挺极端,买了票,逼着我和外孙去北京旅游了。这效果挺好,换个地方,换个心情,一切烦恼都抛到了脑后,我们痛痛快快在北京玩了五六天,到第七天,她有些撑不住了,说,我们回去吧,我说再玩两天吧,她说什么也不同意,很快买票回来了。这次出游,使她在生活理念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她尝到生活消费给带来的快感,也找到了一个排解情绪,保持心情愉悦的好方式。她说,钱财是身外之物,能花钱买个舒心,买个健康,这是再划算不过的事。这样旅游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部分。
为了培养孩子,拓宽他的视野,让他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出游时,大都定在假期,让他参与到认知社会的实践中去。这几年我们领他去了北京、上海、苏州、无锡、延吉、美溪、青岛、蒙山等地。每次出游,我还准备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此相关的诗词歌赋,让他在领略大自然壮美的同时,对照经典文学之美,进行学习和感受,这种学习让他理解的透彻,也记得清楚。仅这四五年,孩子身上的变化很大。12年去延吉,他还是个受全面监护的孩子,由于身高体重,上卧铺时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因为是中铺,并没多高,可他怎么也爬不上去,几次的失败,把同车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我赶紧去帮忙,硬是扛着他的身子把他顶了上去。这一次让他切实感觉到了运动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在延吉,我们参观了边防小镇——防川,我们登上龙虎阁,放眼望去,图们江在脚下流过,隔江相对,南是朝鲜,东是俄罗斯,这里是名符其实的“鸡鸣听三国、犬吠闻三疆”的地方,回来后,我们选学了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固若金汤的边卡哨所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离开延吉时,正下着小雨,细雨把山峰洗得翠绿如碧,我推开车窗,问孩子:“你向外看看,能想到哪首诗?”孩子想了想,没想起合适的来,我随口便吟出“绿遍山原白满川”孩子笑了,他学过这首诗。接下来我变了词“杜鹃无声雨如烟,”我说这里没杜鹃,接着又是“绿沐细雨连天地,狂涛怒卷敢翻船”,那年雨水大,山沟底的农田庄稼都被冲毁了。这一次我们还登上了长白山,领略了山体所独有的春夏秋冬四季的体验,还有幸在山顶看到了长白山的天池。这一次孩子觉得收获很大。今年暑假我们又领孩子去了伊春的美溪,不,准确地说,是孩子领着我们。以前买票等车是那么麻烦,可今天,孩子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几分钟的时间,车票搞定了。真没想到科学竟这么迅速残酷地在改变着世界。我们这些老头子一夜之间成了世上的无用之人,这次出游,充分展示了孩子的智慧和才华,买票,取票,上车,他都是一马当先,迅速完成作业。可在长春倒车取票时,也经历了玄乎,取票的人多,挤了半天也没排上号,他又换了一个窗口,好歹把票取出来了,但离开车单也只有10分钟了。孩子匆忙找好了位置,在车门口等着我们,陡峭的天桥台阶,越急越走不动,看着孩子急切等待的神态,我清醒地意识到,孩子有用了,我们老了。这次回来,我们坐的是动车,头几年两三天的路程这一天就回来了,我们非常感慨,生活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世事的变化让我们目不遐接,也给我们的退休生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我想:外孙这一代人长大会是什么样?我不敢想,也无法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