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我老有所为
定陶区杜堂镇退休干部 何善军
2010年8月19日在莱州市召开的山东省老年学学术研讨会上,主持会议的领导宣布:菏泽市定陶县老年学专家何善军发言。一个退休十多年的农村基层干部,为何被称之为“老年学专家”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乡镇企业任支部书记、厂长,以后被抽调去做计生专干。耳闻目睹、亲身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读了1989年3月17日《社会保障报》刊发的美国学者、教授研究中国农村养老,对自已触动很大;心想,美国的有识之士还如此关心我国的农村养老,自已生在农村,又在农村最基层工作,自已探索这个问题应该是责无旁贷,也有优势。
目标虽然有了,但是自已的本职工作要做,所包的村也要把工作做好,不可能把时间、精力都用到阅读、研究和专题调查上来。
退休后,时间能自已支配了。应用理论研究一定要联系实际。自已虽然自费买了《人口学》、《人类社会学研究法》、《政治经济学词典》等专著和工具书,但是,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仅读几本专著远不能满足研究需要。再就是理论的创新、一个新观点的提出也需要多方求证,与人联系靠写信麻烦又太慢。更何况,要想把自已的观点公布于众,就要发给有关报刊,那时报刊已不接受文字稿,于是下决心掌握电脑技能。
家人对我很支持,儿子给我一台电脑。由于自已没有专门培训过,会上网的小学生、上中学的孙子孙女都成了我请教的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逐渐学会了打字、上网收发邮件,用qq和网友视频。这一年我66岁。
由于自已生活在农村,对农村比较熟悉能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发表后多获得好评。我写的《农村家庭养老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对策》发表后被北京大学、中央党校评为优秀论文,多次获奖,并入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库》一书。发表在《中国老年报》上的《农村如何养老?》因贴近实际,有可操作性,获得较高评价。我写的《影响农村欠发达地区老龄工作进展的七大因素》在《老龄参考》刊发后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近3年来,我每年都获得《山东省老龄政策调研优秀成果》、山东省老年学学术论文奖。我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关于养生保健方面的千字文。
2009年,我和老伴还种着两亩责任田,那个地块过去盐碱地,至今还叫“大碱沟”。我在网上搜索到一个新品种,用介绍的新技术去管理,亩产达到714公斤的好收成,当时在全乡是最高的。我被先锋公司聘请为技术员。我还把从网上抄写、下载的单方验方主动贡献给那些需要的村民。前几天80多岁解放前入党的老党员裴凤荣找到我说:“我头疼,你有好法治吗?”我告诉她:“只要是感冒引起的,揉揉太阳穴、眉心、鼻子两边的迎香穴,就一定会大见轻。”
我退休前心动过速、前列腺炎、胃溃疡、经常感冒等,一句话体弱多病。当我从网上看到按摩可以养生治病,就坚持了每天早晚两次从头顶的百会穴到脚心的涌泉穴全身主要穴位按摩,每次30分钟从不间断。我还从网上看到医学专家介绍的骑单车适合老年人活动,于是和退休老教师梁茂义坚持每天下午骑自行车10公里。现在我什么病也没有了,10年来没因感冒吃过一分钱的药,每年的医药费不超过100元。
上网给了我无限的乐趣,让我学会了看党和国家的光明伟大、社会的发展变化、领导的政绩、别人的优点长处。也让我一直坚持不给组织添麻烦、不给家庭添负担,不给朋友添不快,不给邻居添心烦。这样自已愉快、别人待见就会越活越有劲,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现在自已虽然年逾古稀却没被边缘化,并做到了与时俱进,互联网功不可没。我曾写过一篇文字《退休有计划不被边缘化”发表在《中国老年报》上,这是自已的切身体会。
这些年来,我被评为“模范党员”、“菏泽市十佳老人”“山东省模范老人”。我每年被邀请参加省和全国老年学学术活动。现在每天上网、打字写东西,读书看报时间安排的很紧,从没有过空虚和寂寞的感觉。互联网也让我树立了新观念、学习到了新知识、掌握了一点新技能、有了点新贡献。故有“不知老之将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