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付出,丰满回报

2017-11-02 11:53:22

辛勤付出,丰满回报

胡月强

 

    时光匆匆,不觉又将岁末。蓦然回首,人生的旅途我已走过了最美的风景。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青少年的时期所见所闻、所经所受,让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幸运的是青春未央,迎来了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更让我生活在这样伟大的国度里,倍感幸福和自豪。

    家庭是国家最小的细胞,家庭梦连着中国梦。回首过去的这五年,我家可谓喜事连连,首先是妻子光荣退休,儿子考入乡镇工作,结婚生子。当然最有成就感的是我自己。文学作品频频获奖,各种荣誉不断,先后出版散文集、小说集,成功加入山东省作家协会、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年初被庆云县文明委评为庆云县首届文明家庭,今又获《中国电业》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

    成绩的背后无不凝结着辛勤的付出,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我也曾经过了无数次的深思熟虑,个中的原因和动力,一是年龄已过“黄金期”,工作上已看得到希望;二是不甘心沉默,在人们“漠视”和“忽视”眼神中虚度下半生;三是从小就萌生的“作家梦”。

    我从小就有当作家的梦想,怎奈在供电所打拼二十年,宵衣旰食,忙忙碌碌,把“学业”都荒废了,期间,曾不幸两次罹祸,都差一点去见马克思,好在我这个人“没心没肺”,性格比较豁达、开朗,才苟延残喘到今天。准确地说,我是个“少肾没脾”的人。由此,我的作家梦在前半生繁重的工作和大难中也宣告破灭。此时我已是人过中年,从主要岗位上退下来,调回公司机关,压力小了,工作相对清闲了许多,短时间感觉很幸福,可时间已长,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感,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如果永远的怨天尤人,永远的玩世不恭,那你就是一懦夫,彻底的庸者。有压力才有动力,逆境中最能磨炼人,要想活得有尊严、有意义、有价值、博得人们的尊敬,就得靠自己。人活着要有骨气,不能成功,但不能不成长,此路不通,另辟蹊径,工作领域这晚饭吃不上,咱就另起炉灶。于是,人过中年我重拾旧梦,瞄准了文学创作这条艰辛之路。物以稀为贵,我认为越是难走的路,相比人走的就少,成功的概率就会越大。我坚信怀才就像女人“怀孕”一样,终究是掩盖不住的。重圆作家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初尝试总觉得力不从心,冥思苦索鼓捣出几篇拙作发出去,其结果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费心劳神,点灯熬油为了啥,再把身体搞垮了得不偿失,妻子也好心好意地吹“枕边风”。我也曾滋生过打“退堂鼓”的念头。好在我这个人比较耿直,认准的事九头牛拉不会来。心想,不能这么窝窝囊囊、平平庸庸就此罢休,别人的稿件能上报,我写得为什么就不行,于是我自己和自己较劲,不断给自己加压,挤时间看书学习,常常一盏青灯、一杯清茶相伴,闻鸡鸣犬吠至破晓。明朝陈继儒曾曰:神仙不读书,亦是一个俗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好友黄山谷有曰: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斗胆学着加两句:食之不甘,眠之不香。为了不当俗汉,在百忙的工作中挤时间读书看报。我读书很杂,论文、杂文、散文、小说、企业管理书籍等,来者不拒,只要有书看,就觉得生活有滋有味。学而不思则罔,我是一边读、一边理解、一边作笔记,几年来读书笔记已写满十几本,无书可看时就随手翻翻,为我写作帮了不少忙。我苦心励志,边学边写,身残志坚,屡败屡战,愈挫愈勇,处女作“荷花仙子”终于刊登在《山东电力报》上。捧着沉甸甸的报纸,嗅着淡盈盈的墨香,欣喜不可名状。我爱不释手,对着原稿反反复复细读了无数遍,发现经编辑老师斧正精彩了许多,使我大受裨益。从此一发不可收,更坚定了我励志从事文学创作的信心和决心。

    近五年来最出成绩,散文、小说、论文频频刊登在国家、省市级各种报刊上,获奖十几项,2013年出版了散文集《抹不掉的记忆》,2016年出版了小说集《回归》。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下一个目标,计划2019年再出一本专辑,我正在努力,永远努力。

    由初入道时的迷惘无知,到小成后的“沾沾自喜”,我深深感悟到,没有辛勤的耕耘,便没有收获时的欣悦。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就看你怎么去排列组合,一篇美文的诞生,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诚然,搞文学创作比较枯燥,付出周期长,见效慢,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锁定目标,学习、学习再学习,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韬光养晦,可有望厚积薄发,获得成功。我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才有了今天的小成。

    成功的秘笈是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我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一个星期内完成本职工作后至少创作一篇作品,若是有创作灵感,扑捉到新的信息,或有约稿,就挑灯夜战,不惜雄鸡破晓,晨曦初照,虽苦犹乐。有时苦于无有可写的题材,常寝食不安,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每当完成一篇新作,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就像欣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越看越美,越看越幸福,比领到奖金还高兴。

    人过中年并未老,抑惰更搏业必骄。追求梦想没有岁数的限制,也没有任何的借口,只要你肯付出努力,梦想成真不是天方夜谭,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在寂寞、枯燥中守望的人,一个不甘心被冷落的人,一个永不服输的人。(作者:胡月强,男,中共党员,作协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