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社区新变化
德城区新湖街道南营社区居民 刘爱国
我是一个基层社区工作者,长期在基层工作,退休后,亲眼目睹了近几年社区的新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具体安排下,城市社区建设一步一个新台阶,年年都有新变化,实现社区建设的跨越式提升、跳跃式发展,迎来了社区建设的又一个春天。
党建引领聚民心
城市社区党组织处在城市的一线和终端,离社区居民最近,了解社区居民最多,联系居民最广,社区党总支是党在基层的桥梁和纽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基层组织,才能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通过党建引领,全力抓好城市社区党建核心文化,形成了社区党建聚民心、社区服务暖民心、社区治安稳民心、社区文化乐民心的良好局面。
一是党建引领,健全组织网络,两个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党建活动中,以“两学一做”内容为依据,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切入点、突破口,在基层社区配备了党建专职副书记,实现组织安排有网络,党建活动有阵地,联系群众有帮扶,把党的温暖送给千家万户。
二是落实规定,完善学习制度,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有效提高。每月的党员活动日和组织生活日,定期过组织生活,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从而也提高了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
三是凝聚民心,建立救助体系,居民的幸福感显著提升。各个社区都建立了弱势群体服务站,将低保救助、大病救助、困难大学生救助、残疾人救助、大病救助全部登记造册,并适时给予救助,使弱势群体的幸福感、满意度大大提高。通过党建核心文化的引领,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体合力。
服务架起连心桥
社区服务的实践告诉我们,服务是与居民沟通的金钥匙,通过服务拉近了和居民群众的的距离。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以创建全国社区服务示范街道、社区为契机,以完善服务网络、便民利民为服务目标,全力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实现了低保救助、社区医疗、社区计生、社区就业多项服务的接轨,架起了为民服务的桥梁,形成了社区服务进万家的良好局面。
一是密织平安网,全面对接民生服务内容。为了搞好对社区的服务,他们串百家门,办百家事,把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实现了居民的养老医疗、低保救助、卫生环保、安全维稳、志愿服务的全面对接,做到纵向服务到底,横向管理到边,全面落实了网格化服务,实现了管理网格中,服务网中行。
二是打造硬队伍,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通过向社会招聘、政府购买服务,选拔社区工作人员,使社区干部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素质结构、性别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更加年轻化、知识化,使社区干部的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三是培训提素质,为了提高社区干部的服务能力,拓展社区干部的知识面,增强专业化服务水平,坚持每年定期培训制度,通过在职培训,报考社工证资格,使社区干部的专业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加大投入强基础
城市社区建设的重心在基层,服务的重点在基层,民生服务的人群在基层,但长期以来,社区服务设施差,服务的能力弱,服务没阵地,办公无场所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把社区服务中心的投入和建设当做最大的民生项目。采取投资建设,租赁借用等方法,全力解决社区“两房”问题。
一是强化基础建社区。近几年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以便民利民服务为核心,以建设首善先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目标,以社区两房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抓好社区建设问题,使所有社区的社区服务用房都达到了400平方米以上,部分社区在600平方米以上,并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使社区真正告别了小房子、黑屋子,社区的办公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是活动引领兴社区。社区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有了为居民服务的阵地,有了为民办事的经费,社区干部的工资待遇有了保障,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发挥,一个个主题活动鲜明、服务内容丰富、服务便捷的活动引领了社区的发展,推动了社区建设,展现了一个主题活动引领兴社区的良好局面。
三是文明创建美社区。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文明则城市文明,社区美丽则城市美丽,无数个文明的社区,就是一个文明的城市,在文明的创建活动中,各社区结合工作实际,突出着力点,抓好结合点,提升闪光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转,对标一流,创先争优,打造亮点,涌现了一批国字号的文明社区,提升了社区的形象。社区居民高兴地说:“文明创建美了社区、亮了社区、幸福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