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间的家乡巨变

2017-08-22 11:08:36

五年间的家乡巨变

朱宝芳

 

    今天打扫卫生,无意中看到了我2012年的工资单,那时我每月3899元,而现在每月6000多元。不由得使我想起近五年来我家的生活变化。

    我是一位76岁的老人,老伴已经80岁了,我们老两口有幸赶上了飞速发展的五年。这五年国家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特别是前些日子回农村老家,看到老家变化真的是太大了——宽敞的水泥马路四通八达,路面全部硬化,街边白杨树亭亭玉立,月季花争奇斗艳,广场草坪郁郁葱葱,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尤其到了晚上,霓虹灯下的喷泉多姿多彩、绚丽无比,景观山上开出了五彩缤纷的花朵。伴随广场上的音乐,男女老幼随乐起舞,在那星斗满天之下,阵阵清风掠过,让我这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身体也变得轻盈了许多,不由得随着大家翩翩起舞。

    在家走访的这段日子里,我们住在叔弟家。那座熟悉的老宅,早已被五间的红瓦大房所替代,白天院子里桃杏飘香、鲜花怒放,晚上灯火辉煌、霓虹闪烁。谈起家乡的生活,弟媳笑着说:“嫂子,羡慕吧?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就在变,特别是近五年来,农村变得特快,再也不是你们帮助我家孩子念大学的那段日子了。现在,孩子都有工作,也成家了,我和你弟都入了保险,一个月可得养老费两千多元呢;再加上还有土地流转收入,粮米面、猪肉青菜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用不着孩子的钱。这不,孩子在城里买房子了,咱们还帮着解决了好几万呢!这次回乡,要多住些日子,我领你们到处看看,看看家乡的变化。南石、艾山是咱们县的名山,更是家乡的名山,现在都划成旅游区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各地来旅游的人,又多又热闹,有时还堵车呢!”

    从家乡到潍坊,我对老伴说,老家变化这么大,咱们这个小家怎么没有变化呢?老伴用一句话把我堵的够呛,“你是活在福中不知福”。细想想,确有道理,我们有两个女儿,都在深圳工作。我老俩过着候鸟生活,冬天到深圳避寒,夏天回潍坊避暑。五年里,我们一直在幸福中跋涉:两人的工资比五年前增加了五分之二,吃不愁,穿不愁。这几年老伴身体抱恙,2013年,老伴他得了结肠瘤,我们到广州中山医院动了手术,住院费、手术费总共花了六万多。没想到回到潍坊,社保一下子就给报销了四万多元。除此之外,老伴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国家对慢性病患者有照顾,一年有四千多元的补助费,每次也是自己拿很少的钱,大部分都由国家给报销了。如果国家不给报销,我们说不准真成了因病致贫户。

    记得2000年我和老伴去过一次英国伦敦,看到英国人家家有汽车,每到周末,一家人开车去野外聚餐,很是羡慕,心想啥时候,我们才能达到这个水平,没想到十几年以后,我们家的孩子都买上了汽车。据统计,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已是世界第一,很多大城市都实行限购。我的小女儿想换个新车,摇了一年号,都没摇着。再看看我们饭桌上,鸡鸭鱼肉成了家常便饭,粗粮有机青菜是稀罕,而老年人一心想的更是保健。

    五年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社会的发展变化却是巨大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到2020年,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实现幸福的小康生活。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