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芦苇

2017-11-01 10:26:27

    那一湾芦苇经常走入我的梦中,是那么亲,那么温暖。

    村东边离村大约一里地的地方是一个大湾,里边长满芦苇,远远望去像一个巨大的绿色翡翠镶嵌在村子边上,微风吹来形成绿色的波浪,声音似千军万马掠过,蔚为壮观。芦苇边离村近的地方是两口水井,这是村里几百口人的吃水井,养育着村里的男女老少。

    清晨,“吱呦吱呦”的水桶声唤醒了沉睡中的村庄,唤醒了炊烟,唤醒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鸡鸭牛马。这时挑水的大多是大人。有时挑水不纯粹是为挑水,是为欣赏壮观的芦苇。两口水井中的一个井台很高,比芦苇高许多。站在井台上,一湾芦苇一览无余,像是将军在指挥千军万马作战,有雷霆万钧之势,所指之处所向披靡,有种满足感,成就感。如果人不是太多,打满水桶,采片芦苇叶卷成喇叭状便是很好的乐器。村中的二狗叔就是吹这种乐器的好手,婉转悠扬,如泣如诉。小时候的我就痴迷于二狗叔的吹奏技巧,只要听说二狗叔去挑水,一般也挑上水桶去,缠着二狗叔吹。二狗叔把苇叶细细地卷好含在嘴里,闭上眼睛吹起来,我们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二狗叔的嘴,心中好生羡慕,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吹出如此美妙的曲子呢?有时我们会缠着二狗叔吹好几首曲子,时间稍长二狗叔就会说我还有事,以后再吹。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得走掉。

    中午,人们在家里歇晌。我们则偷偷溜到芦苇边的柳树底下,躺在草丛中,看天上的白云,飞过的鸟儿,树叶间漏下的点点阳光,听芦苇“沙沙”。鸟叫声此起彼伏,自己的心仿佛被清水洗过那么干净。有时会在朦朦胧胧中睡着,直到干活的牛马叫声把我们惊醒,我们会一骨碌爬起飞快向学校跑去。

    当暮色被水桶声唤醒,芦苇则变为黑黢黢的一片,充满了神秘色彩。傍晚挑水的大多是孩子,大人干活还没有回来,孩子担起挑水的重任。孩子一边打闹一边挑水,水会撒一路。不时还有鸟儿从芦苇中窜出,瞬间飞得很远。傍晚的芦苇也不寂寞,还有此起彼伏的蛙鸣和草中小虫的琴声会陪伴芦苇一晚。

    当春风吹绿了树枝,吹绿了那一湾水的时候,芦苇已在悄悄萌发,不几天之后就会看见芦苇露出尖尖的脑袋,像利剑劈开水面,站在井台望去一丛丛密密麻麻,像给敌人设的陷阱,若有来犯之敌定让他粉身碎骨。鱼儿在这些利剑中自由自在地游,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多,一会儿少,忽又游向深处,像顽皮的孩子,没一会儿安静。

    芦苇在拔节生长,一片片叶子舒展开来,身子修长,像苗条的少女不时扭动腰肢跳个舞。不久,芦苇就会把整个湾面遮住了。鸟儿藏身芦苇间唱起了动听的歌为舞者助着兴。我们则会去找鸟蛋、钓鱼。那时没有现在各式各样的鱼竿,一般就找根竹竿,偷拿娘几根麻线,弄根缝衣针在灯火上烧红弯成鱼钩。有时娘会心疼麻线和针,不让钓鱼,我只好弄个大口玻璃瓶来钓鱼。

    当雨季来临时,芦苇已经很高很粗壮了,这是芦苇一生中最壮观的时候。他们团结一心,在风的指挥下,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前赴后继,攻城略地。鸟儿也会乘机凑热闹,站在芦苇稍头叫几声,芦苇可不理那一套,依旧听风的指挥。我们也会惬意地在芦苇边放牛、放羊、玩耍,欢乐溢满整个苇湾。

    习习秋风来临时,芦苇早已结出了大大的穗头,下边的叶子开始变黄,逐渐整个变成金黄色。这时苇絮开始飞扬起来,似漫天的雪花,仿佛冬天提前降临。芦苇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收拾停当迎接最后一丝悲壮。当湾面结冰时,人们拿着镰刀把一片片芦苇割倒,轻便结实的芦苇瞬间变成了一户户农家坚实的屋顶。有时我们会挑些结实的芦苇,把叶子弄去,做成各式各样的风筝疯玩。

    当大雪漫天飞舞时,芦苇潜在冰层下面,积蓄着能量,等待来年的爆发。我们则在冰面上抽陀螺、滑冰、破冰捉鱼,欢笑洒满整个冰面。芦苇的一生非常短暂,生长条件也有限,只要有安身之地,有些水就能茁壮成长。芦苇就这样一年年为村里的人们奉献着,人们也一年年辛辛苦苦的劳作,可始终走不出贫穷。我有时望着天空中飞翔的鸟儿生出许多幻想,自己要是变成一只鸟儿该多好啊!一定会飞出这个穷地方,去寻找一个幸福所在。就在这样的梦想激励下,我发奋读书,终于离开了那湾芦苇,那方贫穷。

    在楼林里漂泊了多年,身心疲惫,总想找一处宁静的港湾休息,那一湾芦苇时常走进我的梦里。

    我终于回到了村子。土屋不见了,眼前是成排的瓦房和二层楼;土街不见了,看到的是整齐的混凝土街道;手推车地排车不见了,跑在大街上的是汽车和拖拉机;炊烟不见了,人们用上了干净环保的沼气;满街的杂草牲畜粪便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绿树鲜花。村子的变化太大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走在村子洁净的街道上,本应属于主人的我总感觉像是客人,心生些许悲哀。

    如今我又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湾边。湾早已被工厂占领,找不到一点痕迹,只有那棵柳树还孤零零站在那里,好像在等待我。抚摸着柳树宛如和老朋友手牵手,想起儿时的小伙伴,想起铁蛋叔的二胡声,想起芦苇的一切,一股温暖从心底升起,我的眼睛模糊了。

 

(东营区龙居镇教育办公室退休干部 张庆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