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 崭新东营惊中外

2017-11-01 10:11:02

    我是一名旅行者,沿着着黄河一路走来。在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我见到了黄河的源头;途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我目睹了黄河的蜿蜒东流。九曲黄河水,见证了我华夏文明的沧海桑田,沉淀下无数炎黄子孙对于历史变迁的深深回忆。今天,我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奔涌而至的河水将涌入渤海湾;而我的脚下,伫立着被黄河水冲刷形成三角洲,它的名字叫东营,齐鲁大地上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并且欣欣向荣发展的美丽城市。

    一曲长歌婉转,留下多少历史遗篇,孙子兵法的旷世兵书在这里传达着对和平的执念;

    一顾只影阑珊,铭刻多少名将百战,王侯战车的丰功伟业在这里诉说着历史无尽嗟叹;

    一梦红尘漫漫,沿途仿佛梦回千年,齐鲁大地的遗风民俗吹拂着这片芦苇交织的河畔;

    一缕风月枉然,沿途停驻瓦舍勾栏,优美吕剧的精彩纷呈诉说着劳动者最单纯的心愿;

    ……

    对于东营,我或许最清楚的是孙武当年从这里走出,靠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在楚国大泽之地百战百胜;对于东营,我或许只知道哪些矗立在芦苇荡中一个又一个的提油机。新中国的到来,给了这座城市新的活力和新的生机;改革开放的今天,这座城市逐渐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在古老先辈英灵的保佑下,在现代先进生产力带动下,东营的变化越来越大。

    听老人们讲,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这里到处是一篇无毛之地,人烟稀少,泥土搭盖的平房和到处散落的窝棚,在奔涌入江的黄河水面前,显得危若累卵。在这种情况下,山东人民发扬了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来到这篇盐碱之地,参加胜利油田的石油大会战。站在黄河边上,我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令人敬畏的开发油田的先驱者们,那些不可磨灭的勤劳身影,不知疲倦在努力着,为东营摆脱过去千百年来的创伤;那些不曾忘却的峥嵘岁月,记录着劳动者谦卑的样子,为东营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提油机,是上个世纪60年代我党人员石油会战的真实写照,在日出日落的那些岁月中,他们勤勤恳恳,面对挫折不屈不挠,面对成就戒骄戒躁。胜利油田的建立,给这座共和国新型城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虽然,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油田的作用在一点点缩小,但是它在历史长河的地位却从未改变。

    现如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东营,作为黄河入海的最后一站,周围的湖泊众星拱月,生态景色同样十分优美。一望无际的天鹅湖,湖面上不时划过几只小船,远处的景物时隐时现,两岸繁花似锦,仿若世外桃源。中午阳光充足,波光粼粼,天鹅在湖面上空翩翩起舞,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分外美丽;另一处的清风湖,同样清澈无暇,映着天空飞过的小鸟,为东营又增添了一份仙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这两大景观显得更加生气盎然。

    在城市,东营这几年的变化发展同样值得关注。在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合理规划下,一座座高楼大厦,一栋栋住宅别墅,拔地而起。这些建筑相比于过去的砖瓦平房,显得十分壮观气派。此外,无数条宽敞的柏油马路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各种新型车辆川流不息,加上东营汽车总站的建立,使得这座城市成为了齐鲁大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再经过2008年奥运会的洗礼,东营在自己过去浓浓的历史文化上,又增添了一丝新世纪的时尚气息。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近代以来饱受战争苦难的坚持,加上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使得东营这块土壤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碰撞和聚集,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黄河口文化:她既有黄河文明的雄厚凝重,又具有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如今更具有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

    回头望去,黄河之水奔流不息,这也象征着东营未来的开拓是不断向前的。拜过孙武祠,穿过关帝庙,望着天鹅湖,走过湿地公园,最后,我定格在渤海边上。5464公里,我终于完成了这一旅程。这一路上,我见到过很多风景,最终却牢牢记住黄河入海的这个地方,因为在这里,淳朴善良的民风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深深地融合在这个地方。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在诗歌中描述过这里。诗仙李白在《将进酒》吟诵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新世纪的东营,我内心想说的是:君可见,千年古韵见沧海,崭新东营赛蓬莱。

 

 

河口区老年大学  袁秀岭

2017年10月1日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