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巨变

2017-11-01 09:56:28

    我的老家在广饶县小清河与淄河交叉的三角洲上,东临东青高速公路,是一个300多户,人口1200多人的自然村庄。随着党的好政策的落实,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踏进村子,你会发现村内整齐的柏油街道,东西南北共计8条,每条街面宽18---20米。街的两旁都有地下排水管道,街边上全部栽上了国槐或是白蜡树等树木,不但环境整齐,而且满眼郁郁葱葱。每条街道都有专门的保洁人员,生活垃圾不再乱扔乱放,柴草也不再随便堆放在大街上。村里都是整齐的平房,由于实行了县级统一规划,每一户的房屋都是青一色的砖瓦房,房屋高度标准一致,院子面积大小统一,外观和内里显得格外整齐好看。沿街墙面进行了统一粉刷,全部是金黄色。村内建有文化大院和体育广场等文体设施,人们忙完了家里的活,可以去文化大院参加娱乐活动,也可去体育广场跳广场舞或者打球等体育运动,健身器材样样都有,喜欢哪种器材就选哪一种,村民们每张脸上都挂满了幸福舒心的笑容。

    旧社会时候我村是四围两乡里是有名的穷村,十年九涝,不是雨涝就是小清河、淄河发大水淹了庄稼和村庄。现在得益于农村水利工程基础建设,全村近三千亩地都成了旱涝保收的吨米良田,人们再也不用逃荒要饭,家家不愁吃穿,不但地里收成好,而且青壮年男女都在附近厂里上班,只有夏秋收割庄稼才在地里忙几天,而且现在庄稼的收与种全部是机械化管理,不用几天功夫,收种很快就结束,庄稼地里的活非常省心。

    每当我回村里,四邻亲朋都闻讯赶来相聚。儿时的伙伴、小学的同学都来聊聊,交谈中,他们总是不忘和我细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家乡、村民带来的诸多变化:

    一是村里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生活用水直接供到屋院内,吃用非常方便。二是全村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家里的日用电器一应俱全。三是全村人人都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看病取药都在家门口就好了,大病都有报销,买药实行零差价,花钱很少。四是老年人都有养老保险,老来生活都有基本保障,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都有一笔政府发放的150元的生活补助,零花钱不用伸手给子女要。五是儿童上学学杂费全免,九年制义务教育落实无死角。六是农民种粮有粮食直补款,种地不但不交税,不拿提留,政府还发补助钱,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七是向种粮大户或是养殖大户提供技术和资金等优惠政策。八是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家庭进行救助,并有专门党员干部对这些家庭进行帮扶,综合资源促进困难家庭尽快脱贫。上面这八大富民政策让我听了十分感动,我和村民们从内心感谢党对人民的关怀,正如党中央领导讲话中所说的:只有农民生活奔上小康,全国才能实现小康。党在农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正是向着这一目标前进吗?

    回老家住了几天,亲眼目睹家乡的变化,听到了伙伴们讲得鲜活的生活例子,使我的思想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我想再经过全国上下几年的努力,到2020年,全国人民奔小康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

 

(东营区文汇街道老干部 武爱迎)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