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火车去旅行

2017-10-27 17:11:14

坐上火车去旅行

山东省德州监狱退休干部   高振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发展、城乡巨变、万象巨变、旧貌换新颜。

    我们这些步入古稀之年的老同志,赶上了国家事业发展的好时候,焕发了青春活力,能和年轻人一样,走出家门,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晚年生活充满了乐趣、阳光和幸福感。

    改革开放为出行提供了高效,方便的出行条件,电视、电话、汽车、高铁、网络等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新生活还在改变我们旧的生活习惯,我们正在步入一个现代、文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在我的人生记忆里,曾有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坐火车经历。从学校到家,从家到军营,直到转业地方退休,先后坐过绿皮车、红皮车、白皮车。从火车到动车,从动车到高铁,亲身感受、亲眼目睹了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过程,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我们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第一次坐火车是在一九五六年,那年我刚上小学,和姐姐一起跟着父亲,回乡下看望奶奶。我的老家在滨州农村(那时叫北镇)。第一天,我们从省城济南坐上火车,在胶济线的张店下车,第二天又改乘汽车去北镇,到北镇下车后,还要步行约三十华里的乡间土路,才到达奶奶家。济南到老家也就是三百里地,整整用了两天的时间,这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最快的出行方式了。而如今回老家,无论你选择坐火车,还是乘汽车,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

    在我的记忆中,坐绿皮车的时候最多。最初的印象是,火车靠人工烧煤提供动力,开起来声音很大,哐当哐当的。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车次少,速度慢,每到站需要列车员喊站。车厢内的设施也无法与现在相比,车窗又窄又小,木桌木椅,是真正的硬座。即使是这样,能坐火车去旅行,也算是件很享受的事了。

    我儿时的梦想,就是盼着火车能插上翅膀飞起来,带我去北京,去更遥远的地方。

    二零一零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举国欢腾。退休不久的我和老伴,有幸乘动车去上海观博。尽管一生中坐过了不少次的火车,那天还是十分的激动。坐在自己国家制造的火车里,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漂亮的车型、宽敞明亮的车厢、崭新的设施,让人耳目一新。六十年的变迁,真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感觉。

    当火车驶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那一刻,五十年前在长江坐轮渡的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由于长江天险的阻隔,京沪大动脉在这里被中断,火车过江遇到了难题,要先把火车分解成几段,用轮渡从浦口港摆渡到对岸下关后,再与沪宁线接轨。一次作业需要1-2小时,费时费力。天堑长江,耽搁了多少南来北往旅客的时间。直到一九七三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才结束了火车过江靠轮渡的历史。

    中国梦,为巨龙腾飞插上了钢铁翅膀。万水千山,再也挡不住时代前进的脚步,英雄的人民创造了奇迹,在浩荡的长江上建起了105座跨江大桥,天堑变通途。如今,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密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火车开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已建成的铁路总里程达到了12.4万公里,厉害了,我的祖国!

    齐心协力,众奔小康,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希望,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