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摇篮曲
山东省潍北监狱退休干部 李波
前几天看电视,著名影视明星李琦的一首《爷爷的摇篮曲》把我唱的老泪纵横。“我娃亲、我娃乖、我娃不哭是小乖乖。狼不来呀,狗不来呀,我娃是大老虎,看谁还敢来……红花儿也开,蓝花儿也开呀,大老虎也喜欢把花戴……太阳落了月亮就出来,小星星也跟着走出来。月亮和星星把天扫干净,等着那明天太阳还出来……”也许我们是同龄人的缘故,看着那苍老又慈祥的白胡子老人,深沉嘶哑地吟唱着,声音不靓丽、也不高亢,却很动情,心底的一角被深深刺痛。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变得异常脆弱了,每想到娃儿,我的心就持续得痛!
1976年,我怀着美好的憧憬从师范学校来到工作单位。本来很想做个不误人子弟的好老师。可是,学校还在‘工人阶级’的管理中,‘工宣队’三名成员都是连小学也没有毕业的老师傅,一所从小学到高中学校的校长却是个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在他的眼里,教师们都是‘臭老九’,是受管制的对象,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役使和压制。所以,压制和反压制的摩擦成为学校的常态。他从不过问教学问题,却硬逼着老师领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有限的气力去挖水塘,开荒地。据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工人阶级的品格。于是,孩子们带来了妈妈种菜的铲子和奶奶买菜的篮子,下水挖泥。两三年硬是挖出来几个大水塘和十几亩菜地。孩子们受教育的黄金年龄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本来就不多的教学课时、有的老师几乎上不了几节,课堂秩序更是难以维持。许多大点的孩子像脱缰的野马,根本不受约束。那时许多人的思维还禁锢在愚昧理论里,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还处在蒙昧无知的阶段。我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出生的。
添了儿子应该是令人欣喜的,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困难接踵而至。妻子的三十天产假一满,立即上班,并且调重了工作量。幼子在很多时间里没人照顾,没有爱抚、没有玩具、没有摇篮曲,五个多月了,还被压在襁褓里。一对渴望的大眼睛慢慢变得迷茫,经常见到的是睡着的小脸上挂着重重泪痕。
我工作更是辛苦——监狱农场警察的工作岗位多数时间是带领罪犯在广袤的农田、丛林、沟渠里劳作,监管安全与人身安全的压力可想而知。当时对罪犯实行满负荷改造法,单位要求每个警察每月最少加班二十个晚上,日间就更是要上班约十个小时,有时候几个月没有休息日。人呀,没有受不了的苦,但是,小孩子咋办呢?父母多么希望和孩子多些肌肤之亲、喃喃絮语啊,可惜没有!那个年代监狱警察的工作时间是没有限制的,单位里好像没人知道休息还是一项法定权利。
我在工作中的精于业务和忠于职守博得大家的好评,但是在自己孩子的培养教育中却留下了痛心的缺憾。从小学到中学,看着孩子多年的煎熬和无助,进步迟缓却无力改变,急愤的眼泪也流过多次。初中以后就是一条独木桥了,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没有多少更好的选择。有什么办法呢!我的孩子最终没有考上大学,只能在普通技工的岗位上挣点养家的小钱。
转眼间我老了,幸运的是我的小孙子要降生在习近平时代了,现在的政府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已向发达国家看齐。儿童的免费防疫已规定到十五岁,正规的义务教育已开始普及高中。社会、学校及爸爸妈妈们,从思想到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孩子还没有出生,单位就安排妈妈休息了,满满的关怀与祝福让期盼变成了庆祝。后辈们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早就定下了长久的计划,从出生到五岁的用品也已准备齐全。四季服装都是国内著名品牌‘全棉时代’‘衣拉拉’的,婴儿床来自美国,奶粉、米粉、乳钙、DHA产自澳洲和荷兰,各种各样的智能玩具、婴儿车,婴儿安全座椅让我眼花缭乱。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邮包快递到家。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让需求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最好的接生医院,最齐全的准备,最放心的月嫂,产假休了七个多月,自然是最理想的结果。健康聪明的孙儿让我由衷的兴奋,以至于不会弹琴的我心血来潮买了架钢琴想参加早教。
我亲眼看着监狱建设和罪犯管理的巨大进步;规范高档的监管设备,整洁安全的改造环境,富于人性的管教方法,让一个老狱警禁不住的感叹。斜阳西下,看年轻的狱警们鱼贯而出,登上班车进城回家。他们依然辛苦,但掐指算来与妻儿相聚的时间让我羡慕。
人说隔辈亲,我认为亲是有原因的。爷爷奶奶辈的人,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出了结论;孩子的培养教育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事情,许多人在此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伤痛,无以弥补,于是在孙辈的身上表现出了特别的投入,抑或是一种矫枉过正吧!看着幼孙一天天硬朗,一点点长进,我心花怒放,竭尽全力帮忙照看,不觉得累。
我也唱起了摇篮曲;我娃亲、我娃乖、我娃的小脸像花开。西边是山,东边是海,拉块云彩当被盖。小燕去,大雁来,长对翅膀赛一赛。春天走了夏天就会来,秋天的大苹果跟着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