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爷爷

参加 2016-04 月赛 | 已有 899 次阅读| 2016-4-4 14:05

忆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生于1893年,卒于1974年,享年82岁。

我的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农民。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可是在儿孙后辈的眼里却是伟大的一生。   日子如白驹过隙一逝而过,转眼间,祖父去世40多年了,每年清明节添土上坟,我就想起我的祖父,其生前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永生难忘。他总是笑眯眯。总是叼着他那心爱的烟袋。现在我还记起祖父一些点点滴滴。爷爷总共弟兄五人。排行老大,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都由我的爷爷出面调理,是个很勤快之人,下田种地、种菜、放牛,样样都行,拧麻绳等乡间活,无不得心应手。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生与土地打交道,整天都是一副忙碌的身影,白天尽管忙于菜园和田间的农活,可晚饭过后没休息片刻,就开始忙搞他的家庭副业了,经年是在一盏昏暗如豆的煤油灯下打麻绳,每天到很晚才上床休息。第二天清晨又早早起床了,烧火做饭,那时,村里还没通上电,天天推磨,磨煎饼糊子,到水井边挑水,,冬天,是农闲季节,他总是拿着铁锹,扛上十字镐,带上干粮,到岭上起石头,经过一个冬天地奋战,竟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起出大大小小石头几十方。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生活很艰辛,但我从没听过祖父吭声苦,可能,受爷爷的影响,我十二、三岁就能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了。

爷爷很爱干净,身穿粗布,虽然补丁摞补丁,但每天都洗得干干净,头发剃得精光闪亮,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爷爷,平时没什么爱好,只是喜欢喝点酒,不过不是嗜酒如命的那种人,每次只喝两小盅,对菜也不怎么挑剔,晚上,在一块瓦片上放上六七颗花生仁,用热灰煨了就是一种绝好的下酒菜。

爷爷因家境贫困,无资上学,,大字不识一个,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勤学好问,每次去水由老家看望伯父(私塾老师),就跟着学会不少的知识,受伯父的熏陶,背诵古人篇章,通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名贤集》、《庄农杂字》、《弟子规》、《千家诗》和珠算的乘除口诀等,有过目不忘,听而能记之心灵,80岁后还背诵如流,真乃少见也。我会算盘也是从爷爷那里学来的。

爷爷为人宽厚仁慈,豁达开朗,乐善好施,他老少不哄,他从不讨人便宜。在村里,没有人说爷爷不是。爷爷是个讲意气人。脾气特好,非常注重与邻居搞好关系,从我记事,我没见他与村上的人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架,所以,在村上,德高望重,      

爷爷治家有方,,经常用格言教导我们要艰苦朴素不忘,勤俭节约会持家;是饭能充饥,是衣就遮寒;常想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常记老人语,胜似读天书;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烦恼皆因强出头,是非只为开口多,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亲的还是亲,树高千尺莫忘根多看勤思考,慎言谨行,安份守已,

  对我们子孙辈也是爱护有加。爷爷很疼我,总想给予我很多,他永远是那么的和蔼可亲,就在我离开家到部队服役的第一年,因交通不便,他步行到江苏部队驻地看我。1974424日爷爷离开这个世界,父母怕影响我当兵没有告诉我实情,直到我弟弟来部队看我,才知道实情,可是那段时间我的内心很不平静,生为子孙不能尽最后的孝道,将是一生的遗憾。这就是我的爷爷,他那平凡却让人回味无穷的一生,给我的生活增添了许许多多的的快乐!,仍然是一种美好地回忆,仿佛如昨天刚刚发生一样,值得我用一辈子去怀念,去品读。  

安息吧!我亲爱的爷爷!  

 


 

博主

笠翁立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