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 2016-01 月赛 | |
她还未出生,年仅20多岁的父亲便在抗战中去世,她被母亲一个人拉扯大。而她用了将近一生的时间回应母亲——— 带母嫁夫,跟母亲不离不弃66年,“执母之手,与母偕老”。
两人就住在咱小区,她们是王秀霞和王丁氏。如今两人都已成为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王秀霞66岁,母亲王丁氏则已有92岁高龄。
刨着地瓜饿哭了回家依然笑对母亲
王秀霞正是从小丧父,目睹母亲的艰难,王秀霞格外体贴母亲。她11岁时恰逢饥荒,很多人家连地瓜干都吃不上。有一次,母亲在生产队干农活,王秀霞和同龄的孩子在地里寻找散落的地瓜。到了中午,很多父母前来接自家的孩子,只有王秀霞没人接,只能自己拖着捡到的地瓜一步步往前挪。当时不仅饥饿难耐,心里还一阵阵委屈涌来。“人家都有父母接,就我没有,我边走边哭。可是回到家,我仍笑对母亲,怕母亲伤心难过,她本来就已经够难了。”王秀霞说。
带母嫁夫41年,陪母亲熬到白头
“从出生到现在,我这辈子几乎没和母亲分开过,算是‘白头到老’了。”王秀霞笑着说,结婚后,母亲也和她生活在一起,如今已有41年。
1972年,王秀霞结婚。由于不忍心母亲一人生活,王秀霞“带母嫁夫”,婚后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1980年,王秀霞举家迁往济南。“当时曾犹豫,是把母亲留在老家还是让她随我们搬到济南。思量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和母亲共同搬到济南。”王秀霞说,她是母亲唯一的孩子,除了她,母亲再没有依靠,她不能丢下母亲,母亲也离不开她。“别看在一起生活了41年,母亲却很少外出。这些年,我只和母亲去过泉城广场和趵突泉。”王秀霞说,母亲晕车,不喜欢出远门,在家的时间较多,为了让母亲在家过得舒心,她和丈夫很少吵架,孩子们从小被母亲看大,也很少惹母亲生气。如今,王秀霞的母亲已经92岁高龄,身体依然健朗,每天下午自己徒步到F区二期广场和老年人聊天。
王秀霞带母亲每天在F区二期广场要走两趟,王秀霞一眼看到了母亲。“看,穿蓝色衣服的老人,就是我母亲。”王秀霞笑着说。“娘……”王秀霞接连喊了两声,头发花白的王丁氏在其他老人的指引下发现女儿来了,笑了,露出仅剩的几颗牙齿。王秀霞和母亲坐在一起,和其他老年人聊了起来,不时发出笑声。“以前,母亲喜欢在家待着,我怕她孤单便劝她出去和老年人聊天,多笑笑。现在母亲已经喜欢上和老年人聊天了,每天到点就出门,过得很开心,回到家总是和我说个不停。”王秀霞说。
母亲爱吃香,单独为母亲“开小灶”“我们两个老太太在家,饭却吃不到一块去。”王秀霞说,她退休后患上糖尿病,不能吃太多油水,而母亲喜欢吃香,饭菜油水较多,她常常单独为母亲“开小灶”。
虽然离开家乡多年,王秀霞的母亲仍喜欢喝放有菠菜和豆腐的咸汤。中午,王秀霞为母亲做了咸汤,但由于油水较大,她却不敢喝。“母亲毕竟年龄大了,虽然喜欢吃香,但还是有很多东西咬不动了,我尽量买母亲能咬动的菜,比如豆腐、萝卜、茄子等。”王秀霞说,每天母亲起床她便起床,起床后,她就询问母亲吃啥再准备早饭,如果吃面条,两人就能同吃一锅饭。“不让母亲生气,她想吃啥就给她做啥,想穿啥就给她买,尽量不离开她。这么多年,她习惯我在她身边了,互相离不开。”王秀霞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