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恻隐之心!

参加 2015-12 月赛 | 已有 2064 次阅读| 2015-12-9 10:13

                                                                 恻隐之心不可无!

      老伴和几个好友,跟着电视学做鱼。下锅的鱼还活,一个劲儿地蹦。“哎呀,我的娘,太惨忍了!“几个老太太不爱看做鱼了,转台了。我也有同感,的确有点惨忍。把活鱼下锅,炫耀的是鱼新鲜。可是,有的美食家说,鱼杀死两小时后下锅才是最科学的。

     看了这惨忍的镜头,我想起了一个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这个成语,极其形象的道出了弱者的心酸。当人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这人就会像鱼肉一样任人宰割。  

      由此,我想起陆定一夫人严慰冰的遭遇。她因为写了叶群的匿名信,文革期间,被关在秦城监狱。审问她的是一个叫邵名正的秃子。邵秃子用烟灰缸捶她的后脑瓜,还使劲把她推倒在地,摔断了三个门牙,磕裂了嘴唇,弄的满口是血。严慰冰始终把这笔血债记在心里,她平反出狱后,到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公安部门口,守候一个月,终于碰那没有人性的邵名正。邵正明没有了昔日的威风,吓得脸色苍白。严慰冰告发了邵正明当年的暴行,惨无人道的邵正明终于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毛泽东的俄文翻译阎明复,文革期间也蹲过秦城监狱。相比之下,他就有幸运。有一回,遇到了一个心善的分饭的监狱管理员,因他能吃,每回就多给了他一勺,阎明复感动得哭了。改革开放后,两人在一次会议上见面了,互报姓名,因为有了当年的经历,两人热情地拥抱在了一起,成了好朋友。

     听了这两个小故事,我们会说:做人还是有点恻隐之心好。

     作执法者,是难免要对那些违法者实行处罚。但是,执法者不把被执法的对象视为鱼肉才好,也不要以鱼肉违法者视为乐趣。在执法的时候,要多些智慧,多些善良,来点恻隐之心,多点温良恭俭让,多点人性化,岂不更好!

     就说杀鸡吧,也要有点恻然之心。弱肉强食本无错,但是,杀的时候,也要把刀磨得快些,叫它少受些痛苦,也算是积德行善了。报载,对死刑犯实行了注射针剂,从而减少了犯人的痛苦,这就很是人性化的了。

    孟子很是倡导恻隐之心的。对于恻隐之心他有许多论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些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人,必须有恻隐之心。如果总爱充当奴役和鱼肉同类的主子和刀俎,那就禽兽不如,也就称不起一个人了。害人之心不可有,恻隐之心不可无。人在做,天在看。善恶有报终有时。老百姓说得更直:行好得好,儿孙满地跑。恻然之心乃善心,善者积德,积德载寿。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不可摒弃恻隐之心。

    

 

博主

桃园愤青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