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十月博客大赛)

参加 2015-10 月赛 | 已有 2234 次阅读| 2015-9-24 20:46


一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

 

      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换言之,人生如意快乐只有一二;这巨大的反差,让我们到处去寻找快乐的秘诀。其实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有许许多多,我配备了一把,它的名字叫“忘”!

      我是在孔子那里取来的钥匙,《论语.述而》中讲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想,这是孔老夫子描绘的老年人的最高境界。

      做到“乐而忘忧”的确不易。在老年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同一个医院里,有两个病人,都患了胃病,一个是癌症,一个是炎症;医生疏忽了,把两个人的名字弄错了,结果得炎症的人,听说得了癌症,压力很大,整天愁闷苦脸,闷闷不乐;得了癌症的人倒是毫无压力,整天乐呵呵的,几个月过后,得炎症的人抑郁而死,而得癌症的人奇迹般的康复了。由此看来,一个“忧”字,竟是性命攸关,连命都没了,何谈快乐?“忘忧”已经成为我们老年人的重要课题。

      记得我刚刚退休时,我感到十分空虚,上班时忙忙活活,也没觉得身体有什么不适,退下来几个月便出现了腿疼腰酸,眼睛疲劳等症状,于是便到处听讲座,做理疗,购买仪器和保健品等等,钱花了不少,也不见什么效果,就有上当的感觉,情绪一蹶不振,那里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后来有了第三代,一忙起来,忘掉了身体的毛病,身体倒慢慢好起来了,心胸变得豁朗了,好像处处充满欢乐。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忘掉忧虑,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在我接触的老年人中,跟我刚退休时一样对“养生”情有独钟,早上按摩晚上泡脚,中间听讲座、做理疗,一天十几个小时折腾自己,以为身体好了,一切都好了。这种极为偏颇的快乐观,不仅得不到快乐,反而徒增烦恼。有的人听完讲座,享受完服务,就开始消费啦,结果,不花钱觉得对不住服务人员,花了钱就心疼,晚上睡不好,光想着上当受骗的经过,结果身体越来越禁不住折腾。

      养生并不是坏事,科学养生很有必要;但是不要光去寻找身体疾病的信号,要忘掉身体,专心致志地去干点有意义的事。据说,北大的教授一般比较长寿,其中最长寿的是哲学系教授,耄耋期颐者并不鲜见。他们既不锻炼,也不泡脚,不符合常规的养生观念,但他们有追求,忘掉自我,一心一意搞学术研究,身体也很好,因此,我们也应该有晚年的目标,晚年的追求;如果我们没有了梦想,没有了规划,没有了目标……那么死亡就成了唯一的目标。这是许多老年人抑郁、忧愁、孤独的根源。其实,“专注力”才是对抗衰老,获得快乐的法宝。

      当然我们说的快乐是精神层面的。我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你看那些猪,吃了睡、睡了吃的,很是高兴,可是咱们谁也不愿意做猪啊。是啊,人是有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人的意识和思维,才显得举足轻重。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个人的思维转变了,只是专注地想着美好的事物,画家的诱导,让他忘掉“萧萧落叶”,只看到生命的 “绿色”,从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老年朋友们,请拿起“忘”这把钥匙,忘掉忧愁、忘掉疾病、忘掉怨恨、忘掉一切的不愉快,打开快乐之门,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吧!

 

 

 

博主

禾旭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