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 2015-07 月赛 | |
“付出”感受暖心窝
俺今年84周岁,退离岗位已24年,如今,虽是老态龙钟,可那部脑袋机器却还在姗姗地运转,时而辨别着优、劣、是、非,表达着喜、怒、哀、乐。表达方式,除了语言和表情,便是网络博客。这不?最近又对晚年的人生随意思考了一番,正像人们喻论的那样:养老金高高的,身体好好的,脸上笑笑的……一派幸福景象。可是,方方面面的幸福太多,哪些方面最幸福呢?终究不枉半个多世纪至少是“公仆”的生涯,没用多想,勿需论证,真实感受:吃好、穿好、房好、车好,固然也是幸福,但都不如“付出”最幸福!当然,这里说的“付出”,即是“奉献”!
若真“公仆”,必有奉献!已过去的就不说了,只大略俯拾几件晚年摆在面上的实事吧!甭管是过去的延续,还是晚年的发挥,也真不好意思,好在不是评奖。
比如从66岁接任义务性的老干部书记,直干到82岁共15年,虽没什么大的工作量和担子,可也决非空设,博得老战友们满意, 3次获市级先进支部称号,有关方面称赞,自感问心无愧,《15年情深难舍》的心情文章,被载于“老干部之家网”,与“付出”不无关系吧!再如:出于癖好和拥有的一点点文才,从2001年至今印出了10册不敢说正能量,却是正面题材的拙作,自费付出10万左右,很感谢单位给予了大约8%的补助,全部无偿赠送社会及亲朋老友,本单位优先。尤其去年一册《沂蒙乡韵》散文集,有意多印,耗资达2.8万,在所不惜,专门馈赠家乡200余个农村的“文化(图书)室”500册,得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赞扬。2000年我发表在《老干部之家》上的一篇《小小奉献心坦然》的文章,是说的针对老干部怕老、自卑等活思想,每月编印一期《健康长寿小文摘》发给大家,连续6年5个月,一期不少地出刊了78期,最后汇集成一本《老年康寿之道》著作,付诸印发,所付出的劳动和财力(自费)等等的事,结合今年赠家乡500册的事例,以《我又做了件“心坦然”的事》在博客上抒发情感。在网上有一个“DOC”网站,是当地民政部门专门公布那些自发为“汶川地震”捐款而设立的,上面有我的名字和捐助400元的数字,我是看到电视播放的地震惨状立即捐款的,后相隔近10天,政府才发出捐款救灾的号召,我先后共捐4次数千元,当属正常。同年此前的湘雪之灾,俺在海南,故于抒述的诗句中,有“捐献要有我一份”句,意在单位代我办理。2012年东南亚海啸危及我国东南沿海几省时,我又在外,便打电话给单位服务老干部的同志,代我向红十字会捐了100元,聊表心意,此次我国未号召捐助,红会收据尚存。何为付出和奉献?只要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以各种方式相助,甚至非钱非物,在精神上予以声援,相对讲也可视为“付出”的。如此说来,俺无视疲惫,艰辛用脑,在网上频频以“引用”和“原创”发表针砭时弊的评论文章,是否至少也沾“付出”的边啊?!
不过,俺这些拿不出门去的所谓“付出”,太渺小了,怎么也无法与先烈“付出”生命及雷锋等英模人物的“奉献”精神相比,可是不知怎地,俺在做那点滴小事的时候,心里的感受确乎异于寻常,是一种特有的欣慰感,就好像不做对不住谁,永远愧悔,做了则心里踏实,是精神上的满足,欢欲的兑现,更像看到无数的祈望面孔朝我微笑,真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这沁入肺腑、触动神经的感受,不就是地地道道的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