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老心不老

参加 2015-06 月赛 | 已有 1114 次阅读| 2015-7-6 16:49

谈人老心不老

老年人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衰老和死亡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哀莫大于心死”,心理衰老对病理衰老有着恶性的反馈作用。因此,虽然我们年龄可以老去,可我们的心灵不能老去。在岁月的沧桑中,我们老年人如果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做到人老心不老,积极地追求生活目标,争取为家庭、为社会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就会有精神寄托,可以排除烦恼和孤独,能有效延缓衰老、推迟衰老的来临,使我们越活越年轻。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应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精神状态,能催人奋进,让人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消极的精神状态则让人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看不到生活中的希望和曙光。一个老人有了进取心、理想,并充满希望和奋发向上,就能老而不衰,充满活力。相反,如果没有进取心和理想,并充满失望,就会加速心理衰老。当然,老年人往往会遇到许多不称心的事情,如自己多病、老伴去世、有些事力不从心等。如果老年人一味地把现在与过去年轻时相比,就会越比越悲观,甚至会觉得人生无味。因此,老年人最好正视现实,向往未来,少回顾过去,并可以多看一些喜剧性的节目,多参加一些愉快的聚会,“笑口常开,笑脸常驻”,保持沉静乐观,愉快知足,莫说人非,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精神状态。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要多增加营养。人的心理活动以大脑的生理状态为物质基础,大脑的生理状态与营养关系密切,要避免过早心理衰老,就需要良好的营养,应经常服食牛奶、禽蛋、瘦肉、鱼虾、豆制品等。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要多用脑,勤思考。大脑是主宰人体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脑的衰老,必然导致各个脏器的衰老,并且大脑对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思维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老年人更要多用脑,勤思考,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不萎缩。其实,只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即使高龄老人,仍能掌握新知识。因为老年人的理解力与判断力不容易降低,容易降低的是记忆、计算能力。坚持写日记有助于心理健康。英国心理治疗专家泼尼贝克教授称:退休赋闲在家的老人常因无所事事,而觉空虚,而记日记(即使是流水账)却可让老年人发现每天发生的事情还真是不少,从而增加生活的充实感。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要多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和加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还可丰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使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提高信心,增加主动积极地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从而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功能。但是,体育锻炼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体质状况,否则害多益少。体育锻炼还要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无济于事的。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对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乃是家庭关系。在家庭中,生活中家庭成员应和睦相处,感情融洽。老人对子孙既不能过严,也不能溺爱;既要重视他们的智育,又要重视他们德育和美育。老人要以自己良好的世界观、道德情操、生活作风等影响自己的小辈;而小辈则要从老人身上学习优良的传统及可贵的经验,并要充分理解老人的的心理状态,尊重、体贴、爱护和照顾老人,这样才能使老人更好地、兴致勃勃地为家庭、为社会做些有益的工作,保持愉快的心情。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还应该有一种不服老的精神。一个人如果一直以为自己老了,他将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衰老的症状。相反,如果他一直认为自己不老,他的心理衰老速度将缓慢得多。所以,任世事沧桑,岁月变迁,就是到了我们老年人白发苍苍的时候,我们依然应有一颗年轻的心,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做到人老心不老,越活越年轻。

博主

lyxlgbj001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