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 2017-03 月赛 | |
2017我家的过年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年年过年年不同,家家过年更不同,2017年我家过了一个大团圆年,幸福年。
我住东营,儿子在天津,传统上过年应该回家,所谓家就是老人住的地方。但是儿子结婚后自从有了孙子,因孙子小,我与亲家轮流在天津与孩子们过了两个年。这年一进腊月,儿媳说要到东营过年,让婆婆去接他们,老伴临走时我说:“动员一下,让亲家一起来过年。”我说这话是因为孩子们结婚时,我与亲家说过,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今后过年就在一起了。
老伴去了有两三天回话说,孙子(两周岁两个月)很高兴,常不连贯的说:“过年…东营…爷爷家”,亲家没有定下来,我又电话邀请也没说准,直到来的前两天,亲家与老伴说:“一起到东营过年。”我得到信息立即反馈欢迎!说是欢迎,但在一起生活,尤其是过年很容易出现不愉快的事情。如何是好?确需动一番脑筋。亲家与孩子们来了后,我与老伴说:“吃什么,如何做,让儿媳说了算;我们看好孩子;串门拜年以建议的形式告诉孩子们,去与不去由他们定。”啥事情只要定好如何做,就顺利就和谐。半个月的时间在嬉笑欢乐中度过了,倒是没有感觉出不适,至少我是,看亲家的表现也很自然,临走时说:“很好的,明年还来一起过年!”
儿媳也很卖力,年五更水饺一荤一素,吃着自选;吃排骨有炖有红烧;亲戚多了干脆下馆子。一大家其乐融融,尤其是小孙子一天一个变化,语言能连贯的说一件事情,有时带有感情色彩,还会抑扬顿挫。如有人到家串门,只要与他说问伯伯好,他便大声地说:“伯伯…好!”重音放在好上;过年时我逗引他说:“澄澄,过年了给外公与爷爷磕头。”他毫不犹豫的到海绵垫子上,冲着你磕头(先前训练过一次),孙子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与幸福。
我的职责就是陪亲家说话,喝水,饭前小酌两杯。喝酒开始白酒,由白酒改为红酒,又由红酒改为米酒,喝米酒得到了全家的拥护,孩子们也跟着喝两口,小孙子也用酒杯倒上水,爷爷干杯、外公干杯,全家的参与使得年味更浓了。
有说话直的朋友问我:“今年亲家来过年别扭吧?”我也坦率的说:“开始有点,慢慢就没了。”我们便围绕过年的问题讨论了许多,最后还是统一到了,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们结婚后,两家在一起过年是对的,使孩子们不分心,老人们更舒心,应当提倡。
既然是对的,就按亲家说的明年还一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