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访友

★已晋级  参加 2017-02 月赛 | 已有 2125 次阅读| 2017-2-10 10:32

访

老叶根深

   新春佳节走亲访友,是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大凡城乡庶民概莫能外,无一免俗。在今年拜访的朋友当中,我要特别记述的是一位知己《家》友。

   《家》网朋友对其尊名或许有些陌生,但其网名——asg234,定会耳熟能详:姚来宽是也。他于20144月注册家网,在线时间多达2060小时,发表博文900余篇,可谓资深元老。我与姚老在家网上早有神交,读过他的多篇博文,文字通顺流畅,乡土气味浓郁,从中可以看出他谙熟文学善长写作,学识宏富,谈古论今,文思泉涌。我们之间曾相互点评过博文、相互交换过各自的著述、写过书评、并为他的两本著作写过序言;但面识才是去年的事。2016年春节,正月初七,姚老由其孙女陪同,儿子开车,从住地嘉祥县卧龙山镇来济宁专程看我,使我感到非常不安,他比我年长6岁,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了,按照习俗,哪有大看小之理?所以,今年春节决意回拜。

   正月初九一大早,由儿子开车,我和老伴一同前往。行至嘉祥县城,突下大雾,视线模糊,视距不过10米左右,幸亏行驶在乡村公路上,车辆较少,凭借导航,停停挪挪,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用了两个多小时才赶到。

   姚老身居农村,但条件尚好,温馨的农村庭院,方正宽敞,菜畦数垅,三间大北屋,一间东屋,屋里生着煤炉,室内暖融融的,尤其是姚老亲切的握着我的手、老嫂子温和地拉着我老伴的手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互相对视着,亲切的问候,更似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今年是第二次与姚老见面,给我的印象更加深刻:他身体健康,思维敏捷,谈吐条理,耳不聪但听得清;细观一位83岁老人的眼神,目光里有一种对世事洞察无余的明亮,显示着出奇的平静与安详,散发着达观、睿智的人格魅力;细观姚老的面庞,隐约可见一个饱经沧桑、阅尽人生的从容、淡定、仁慈、深思,有宁静超然的神采,我真为姚老的身心健康感到高兴。


   姚老待人谦谦有礼,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仍感言犹未尽,但计划返程的时间到了,他夫妻俩再三挽留,说大过年的,哪有不在家吃饭的道理?而且已确定了由好友陪酒,由饭店送菜。当我说明情况之后,姚老和嫂子这才同意惜别,依依不舍,互道珍重。临走,姚老将早已准备好的一本新书和一个彩绘丹鹤宝葫芦赠送与我。

 老哥俩的再次见面,更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在我回到济宁之后,姚老随即用微信发来诗一首,以示情怀:

拜访叶弟丙申年,一片真情留纪念。

酉年寒舍再会面,相见只恨时太短。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把姚老赠与我的两件珍贵礼品作一简要介绍,以让《家》友共享:


手绘彩葫芦,是姚老的艺术强项,所绘制的数百个彩葫芦,匠心独运,构思巧妙,绘制精细,堪称一绝。他曾被济宁市电视台誉为“葫芦大爷”,被《家》网知名版主张国贤女士赞为“葫芦仙翁”。今天赠与我的这支彩绘丹鹤宝葫芦,是他本人留存的为数不多的得意之作,上乘精品、独一无二。看着这件珍品,他无不感慨地说,眼睛不大行了,今后可能再也不能绘制了。


姚老所赠新书,名为《家训》——颜氏家训评析。这是他继《玉轩博文集》、《时代的烙印》、《五体书法》之后的第4本著作。这本书在印刷之前,我曾在《家》网上粗略读过。姚老在研读赏析《颜氏家训》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和多年从教经验,写成此书,以期教育子孙后代,无疑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2017210日)

博主

老叶根深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