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童谣育人细无声
参加 2017-01 月赛
|
已有 1672 次阅读|
2016-12-27 09:42
【博文】童谣育人细无声
文/黄璜 “闲暇时间进农家,法制宣传作用大。家庭暴力要不得,害人害己害国家。老少学法又懂法,一起共建幸福家。”这首反家庭暴力宣传童谣在肥西县中小学广为传唱。 因为童谣语言活泼,富于音韵,琅琅上口,浅显易懂,人们一听就能记得住,同时童谣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教育效果。为此,肥西县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全体成员组织编写了上百首童谣,然后根据不同时期的主题教育要求,组织全县五老同志给广大青少年学生教唱童谣,县关工委同时要求广大青少年积极发挥“小手拉大手”的教育功能。在今年春季学雷锋教育活动中,五老同志利用闲暇时间就在全县中小学给学生教唱童谣:“《好人精神代代传》古代好人介之推,忠诚孝道隐山林。不为名利不言禄,寒食节里柳还魂。当代好人杜先汝,舍己救人献生命,荣获生命救护奖,好人精神代代传。”这首童谣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犹如袅袅的炊烟,飘荡在乡村学校的校园里,也给肥西的校园文化增添了丰富的精神内涵。 童谣是广大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通常也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显学易懂、富有童趣,教育作用潜移默化,对于开发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语言的感知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培养全县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肥西县关工委组织了五老报告团成员创作了大量励志类的童谣。如节俭类童谣《一粒米饭一粒汗》:一粒米饭一粒汗,养成光盘好习惯。大家都来讲节俭,勤俭美德代代传。传承美德类童谣《爱的延续》:妈为奶奶修脚丫,我给妈妈沏杯茶,奶奶翘起大拇指,阖家幸福笑哈哈。清明节祭奠烈士类童谣《画朵鲜花祭英灵》:红领巾,三角形,革命烈士血染成。青少年,勿忘本,传承文明有责任。清明节,泪满襟,画朵鲜花祭英灵。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类童谣《追梦留守娃》:我是快乐留守娃,天天住在外婆家,有吃有喝有孝心,常帮外婆养鸡鸭。时间久了想妈妈,就用QQ打电话,爸爸妈妈要听话,白天干活讲安全,下班饮食不能差。爸妈虽是打工者,建设祖国贡献大。 这些童谣肥西县的中小学校园里广为传唱,自然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肥西县也涌现出解光忠、范先荣、黄璜等一批热心童谣创作的五老同志和优秀学生。肥西县官亭镇金桥小学的黄健宇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创作的两首童谣:《我是智慧小学生》我是智慧小娃娃,遇到坏人我不怕。偷偷拔打110,轻松就把坏人抓。《保护青蛙》蝌蚪大了变青蛙,田野山林是它家。保护庄稼吃害虫,我们不能伤害它。这些学生们自主创作的童谣,也格外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青睐。通过近一年的教育实践,肥西县关工委拟合集出版《肥西校园童谣》的校本教材,以进一步推动童谣在全县中小学的传唱工作。 (作者:黄璜 单位:安徽省肥西县金桥小学 邮编:231262 手机:13965109193 邮箱:9162496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