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晋级 参加 2016-12 月赛 | |
赶潮作视频 喝彩真善美
老叶根深
说起我喜欢利用视频的形式来喝彩真善美的潮劲,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2009年冬天,头场雪下的特别大,为几年来所少见,连着下了一天一夜,宿舍院里的路上积雪很厚。第二天天刚朦朦亮,从窗户里向外一看雪停了,赶紧起床去扫雪,本以为起了个大早,可下楼一看,还是晚了,“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七八位退休干部一字排开,弯腰拱背,嘴里呼着热气,有的用力扫、有的使劲铲,在他们身旁,雪已经堆成了一堆一堆的,这些七十多岁的老人,有的身体还不太好,在晨曦雪景的映衬下,形成了一道动人的画面,我随即萌生了要把这感人的场景录下来的念头。灵机一动,赶紧回家拿起照相机下楼,用录像功能,选好位置录下了全过程。
对这份录像素材经过剪接,写解说词、配音、配乐、打字幕,制成了一个《风雪扫路人》的视频片传到优酷网上。没几天,正好赶上老干部定期集中学习活动日,在局老干部科的电脑上共同收看了这个视频,大家都惊的不得了,上了像的老干部心里美滋滋的,没上像的说,以后如果有机会老叶也得给咱录录,好留个纪念。
《风雪扫路人》是我的第一片习作,没想到竟引起这么大的好奇和反响。从这件事上使我受到启发,增强了我用镜头记录身边人和事,喝彩真善美的信心和勇气,视频潮人的追求即从此开始。
关注身边事,影响周围人,这种值得赞颂的正能量题材,在我们局里还有很多。为了保证拍摄质量,提高清晰度,我特意买了一个专用摄像机;又反复钻研、自学了有关视频的软件,在此基础上,先后为局里的老同志制作了《手抄红楼》、《艺苑才女》、《书坛之秀》、《太极高手》、《水利老将展风采》、《退休不忘谢党恩 学习宣传常废寝》等视频。他们和其家人看过之后,非常高兴,有的向我要优盘去刻光盘,说要永久保存;有的打电话给外地的子女和亲戚,叫他们在网上收看分享晚年的风采。
我把身边老同志们应该拍的事迹基本完成之后,又开始转向了我熟悉的老本行——水利。先后制作了《问水哪得清如许》、《曲阜孔子湖水利风景区欢迎您》、《喜看泗水新面貌》、《青山绿水邹城行》等视频。局领导夸奖并鼓励我继续关心支持水利、宣传水利。其中,《问水哪得清如许》一片,内行看了都说,如果叫电视台拍,清晰度可能比老叶拍得强,因为人家有专业设备,若论怎样把南水北调的水变清的?电视台肯定说不出道道来,他们是外行,老叶的视频,把来龙去脉拍的一目了然,有科普性。
我制作视频,在老年圈里尚属新潮,多多少少有了点小名气,服务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只给本局个人拍摄,扩大到本行业,再扩大到济宁市老年体协、乃至参加了全省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负责录像,除给市老年体协提供全部录像资料外,还为莱芜市、淄博市、聊城市、济宁市等获奖代表队制作了视频。
有些在职的和有高级职称的市里名人,对我所作的视频也给予了青睐,如济宁市文联主席、中国书协会员王道雨,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原馆长、研究员、国家一级画师樊运琪等,应约也给他们制作了《书法名家王道雨作品欣赏》、《国画名家樊运琪作品欣赏》的视频。
几年来制作视频,从策划、撰稿、摄像、编辑、合成都是一肩挑,合计有55部。有反映老年人精神风貌的文体展演片,有激发新气象的先模人物事迹片,有反映济宁美丽风光的旅游宣传片,有反映城乡新面貌的建设成就片、有弘扬国粹艺术的京剧演唱片等等。这些视频不是原始录像的简单回放,而是具有技术含量高、文学色彩浓、富有美感的“微视频”、“微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合理运用推、拉、摇、移、特写等手段;后期制作,巧妙利用软件的多项功能,力求剪接连贯,背景音乐协调、解说词动听、字幕清晰醒目,请准播音人士配音,把多道工序合成之后,将它们分别传到优酷网和老干部之家网上。因为《家》网是公益网站,不允许插播广告,在给《家》网上传视频时,必须再增加一道转换格式的工序,宁肯自己麻烦点,也决不从优酷等商业网站上链接,因此我给《家》网传的48个视频,没有带来一分一秒的广告,从而维护了《家》网的公益性、服务性。截止目前,两网合计点击量达20万人次。其中,视频片《清平古镇迎客来》,被聊城大学传媒学院作为教学观摩片;视频《赞美你 济宁》,被济宁市旅游局网站移植,当作风光宣传片。为了反映市直机关医院薛医生的巡诊情况,我随她一起走家串户,实地跟拍了1天,以《救死扶伤 巡诊十年》为题上传《家》网。市卫生局焦局长看后打电话,对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义务宣传医疗巡诊表示感谢。
几年来录制视频片的实践,积累了一点经验,潮出了一点成绩,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和鼓励,几家媒体也相继作了报道。省委老干部局调研处处长、《家》刊原副总编辑柴召芹女士,2014年5月8日来济宁调研,在听取了我关于制作视频片的情况汇报之后,称赞我是“时尚老人”。
齐鲁晚报·今日运河版记者在2010年12月采访我时,以“叶树洪拿起DV当拍客”为题作了报道,文中说我是“视频达人”。
济宁晚报记者2011年10月的采访,在“用镜头记录夕阳美”一文中写道:叶树洪老人时刻关注着身边的好人好事,遇到合适的素材,及时录下来,传递正能量。
制作视频片,是比较费心耗时的技术活,在录制过程中,有的单位或个人觉得过意不去,总想表示一下,对此我是一概谢绝。如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银行系统的老干部金玉波先生,让我给他制作视频,他一生获得过许多荣誉,各种证书就有几十本,老照片上百张,对这些资料都得筛选逐一翻拍,还得到他家里进行实录,在盛夏酷暑的大伏天,耗费了12天的功夫,制作了一部35分钟的视频,题目是《激情岁月 多彩人生》,他全家看了之后很满意,认为片子较全面讲述了他一生的经历,充分反映了他的人生价值,连说这是留给孩子们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家庭遗产,非得塞给我1万块钱不可,按惯例我当然不接受,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能违背自己的“三不”原则,即分文不取、滴酒不饮、粒米不食。为此,济宁日报记者在2014年10月采访我时,选择了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标题,以“乐于奉献的‘时尚老人’”作了报道。
行文至此将要画上句号,有的网友可能会问,在哪里能看到视频呢?我首先感谢您的关注,收看方法有二:其一,在《家》网上,进入“老叶根深的个人空间”,点击“视频”即可。其二,在电脑主页的搜索框内,输入“老叶根深专辑”,百度一下亦可(有广告)。欢迎诸位惠赏指导!谢谢!
(2016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