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最潮老人(博赛晋级)

★已晋级  参加 2016-12 月赛 | 已有 1429 次阅读| 2016-11-30 10:48

 
    说这话要追溯到八年前我刚学电脑时,很是庆幸在大众网青未了论坛,有缘遇见了一位德高望重貌似在校时的好人老师——纪慎言老师!我在坛上多读跟他的帖子,看着纪老师人直心直说话直,很有鲁迅先生的范儿!我觉得他说的话正是我想说而又没有本事说出的,感觉和纪老师真是志同道合!虽和纪老师未曾谋面,然文如其人,网上交流已足够。我知道纪老师已出版了八本书,其中在职时三本,退休后五本;说不上来全国究竟有多少家报刊常选登他的文章,只知道都给他祝贺不过来了!纪老师可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最潮的老人哦!
    后来我搜索老师上报的文章《管住嘴 迈开腿》学习,所幸又发现了老师“家”里的帖子,又看到《家》刊杂志发表了老师的《蓝裤子 白褂子》文章。这可都是缘分啊,于是我也就跟着来到“家”。“家”网首届博客大赛获赠免费出一本博文集,纪老师还帮我取了书名《菊繁梦圆》,并为我序言《菊繁梦圆实可喜》。纪老师的文章我几乎不漏过,看他说的吧:“现在想起来,当初我的曾祖父为我起‘慎言’这个名字,重要的是让我要谨慎说话,以免祸从口出。可是,知道与理解都不等于执行。老人家只能决定我的名字而决定不了我的性格,这些年来我是空负其名,不仅不能慎言,而且常常仗义执言、无所顾忌,还是喜欢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多嘴。但是我有觉却无悔,天地可鉴,真心真言何罪之有?!我不能欺骗自己的良心,装聋作哑不是老纪的秉性。”不说他怎么是个大孝子,怎样当个好丈夫,也不说他如何《让自己先善良起来》、《自己先善良》,且看他的散杂随笔,真可谓《缤纷若英》《德天撷星》啊!
   《往事如烟》,他捧《读鲁迅》,《笑赢春天》《感觉春天》;《面对秋风》,他《乐享<爱的回声>》《感悟实言》;他视己为《白发青年》《笑谈辈分》;他《人老话多》《老有意见》《老是青涩》,《“慎言”有话要说》;他觉得《吹毛求疵也是德》,《吹毛求疵也是爱》。他都是《说些心里话》,总让人《忍俊不禁》而又深思沉思;他喟叹《世事嗜嘘》,说自己《瞎操心》,可还是《白说也说》;他说《喝酒尤其要慎言》,但不喝酒他也不慎言,就那样《汤锅置喙》《汤锅再置喙》。
   《说家风道国风》,他说要《弄清楚什么是和谐》,指出《为何多有假大空》,同时指出了《形式主义的现代化》。他《试释》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话说解读》《两个问题》:“一、为什么各级党的机关报还要年年摊派式的征订?是没有人愿意看,还是人们没有钱订?公款订报为什么还这么难?二、为什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还要有人“解读”?是怕大家不认字,还是怕大家看不懂?谁能够说清楚?”看,他还《解读“解读”》!他说《公款订报也是腐败》,《多少报纸没人看》,《尽快刹住浪费之风》,《市长电话要学“110”》。他《一看“当选”就想笑》,《说说“带病提拔”》,《讽议乱封之风》,谈《官称“官”成风》,《试释“中国式”》;他试问《焦点在哪里》,质问《迷信邪风来自哪里》,提出《官方应做诚信的楷模》,《来点实际的》,《物价高涨谁能管》;他《最爱这句“不折腾”》,《呼唤“父母官”》,《质疑“雪中送炭”》,质问《领导何时成“贵宾”》,《何时不再送温暖》,《送温暖,荣也?耻也?》《谁该想想这是为什么》,他指出《“齐抓共管”是打马虎眼》;他锐评《领导批示》,《市长该不该管市场》,《十几年前的“观点”》至今也不落伍;他《从节假日不休看我们的法制观念》,认为《造成国家赔偿的责任人也应履行赔偿》,《惩处虚假报告者更重要》;他论《台上台下与上台下台》,《正声人去后》,《上钩者与下钩者》;他问《谁见过领导挖树坑》,《“特权”司机背后的领导们》;他《话说“吃空饷”》,说《“吃空饷”不能一吐了之》;他《说“公平”》,感叹《有一种境况叫凄凉》;讲《公证呼唤公正》,呐喊《公正执法》《至智知止》,提出《如今谁还想公平》,《如今谁还喜欢批评》,《不能只关注“百姓点灯”》,《让百姓有依法纠错权》,《别老拿国人的“素质”说事》。他感叹《世上谁人不“工具”》,说《咱不评“好人”好不好》,《防“医闹”,医德比“入刑”更重要》。他呼吁《别再折腾老人了》,《老年人优先的规矩不能丢》,《敬老要多行方便》,《也给年轻人一点尊重》。
    关于《创城和宣传》,他说《满城尽戴红袖章》,《治霾不能一阵风》,《让卫生成为习惯》。他《高谈“低碳”之喟叹》,讲《和谐与配套》,指出《莫让宽容成纵容》;他大谈《关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几点想法》,说《红绿灯下是考场》,指出《如今谁在闯红灯》,《如今谁在“理直气壮”闯红灯》。他《说监控》,呼吁《养狗先养自己德》,怒斥《今人嚎》。他说《“牛皮癣”成心上“雾霾”》,《如今谁还信广告》,《保健品紧盯“三闲”中老年》。他《话说造假》《也说“包装”》,还说《要让人们吃上明白盐》,《对假冒伪劣不能一罚了之》,《制假制毒者应有适当罪名》,《治标和治本都是责任》,《免检者不能免责》。他《话说“良心买卖”》,说《卖名酒瓶者也缺德》,《“良心买卖”贵在良心》,《“良心买卖”呼唤良心》。他聊《关于诚信的话题》,也聊《关于厚德载物》,呼唤《做真诚的朋友》,《找回人的本性》,为《真正的人性关怀》高声叫好!启发人们《让大家为自己鼓掌》,号召公众《也为和谐做贡献》!
   《说“流行”》,道《文明与文化》,他提到《我们的军费养那么多歌手干什么》;他《最烦央视王婆卖瓜》,说《春晚只有主持人衣服在闪亮》;他还《评评评委》,并说《“数字化”之后内容应具体化》,《升级版 二五眼》;他说《文明应从知耻始》,《现在流行“廉耻缺乏症”》,《文明,先治“廉耻缺乏症”》;他《置疑“应急预案”》,指出《新闻少来些“未来时”》,痛斥《媒体的媚》,对《被“媚俗”扼杀的文化品位》、《媒体的媚性》,他讥讽那是《吃饱了撑的》;他《质疑“最……之一”》,讲《“最……之一”之谜》,《也说“语言贿赂”》,并说《中国文化早晚让“文化人”毁了》,《文化怎能随便糟蹋》,他说《有些俗话不能盲从》;他谈《人品问题》,辣评《今天的“雷锋精神”》,呼喊《珍惜我们的爱国情结》!他做着“关工委”工作,认为《关心下一代 先得关心成人》,《下效因为有上行》,《让孩子们知道雷锋爷爷》,《让孩子学会比》,《记住感恩》;他《教儿行孝》,《教儿忠孝两全》,晒《我的“偷藏”》,《忽听一声“爷爷”好》,说《含饴弄孙乐无穷》,《天伦之累也得享》。他告诉大家《切莫寄命于衣服颜色》,抵御《黑色诱惑》;他提醒人们《短信谢孝太失礼》,《小节还是拘的好》,《善待美德 当留则留》。他提示人们《但行好事》,做好事时《不要心小,但要小心》;他说《以德报怨不是德》,《感恩是一种美德》。 
    他《老夫又做读书郎》,《老夫又读少年书》,《博学天下<三字经>》,《漫话读书》,《考考自己》,说《知识就是办法》,还说问《文人都爱瞎琢磨》,《劝君作文先做人》。他《读<老人与海>》后说:“按我的看法,海明威这篇小说的题目应该叫《老人与鱼》,因为老人与海没有什么冲突和故事,作品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是写老人与鱼的较量。1946年出生的我已经70岁了,怎么说也应该算是老人了。但是与《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老相比却显得稚嫩,比老人多的是物质,比老人少的是精神。”他《读史得乐》,觉得《乐莫大于有希望》,趁自己现在《正是读书好时光》,《知殆不止》,《快慢相宜把握自己》,《要经常记得自己的“饭量”》,《不与别人比》,《感受别人的英明》;他说《要找乐子“向后看”》,《老有牵挂福寿长》。那天他《终于结束了对姚明的牵挂》;看电视《动物世界》后,他《牵挂那三只小野猪》;日常生活环境里,他《与陌生人对话》,他有《被牵挂的燕子》,《蝈蝈》,《等食儿吃的麻雀》,《一只流浪鸟》,《一条鱼的不幸与有幸》,《两只小乌龟》,《大墙下的野草》,《不同命运的草》,《同病不同命》。春节前遛弯,他关注思忖《除夕黄昏街上的两对女人》,他说道《我们或许真的需要“阿Q”精神》,但也《不能总靠“阿Q”精神提神》。他《常把小曲哼起来》,《听歌词里那深深的蕴涵》;他畅谈《快乐的秘诀》,聊《做饭乐》,《事想好 要及早》,告诉大家《常给生活一个笑脸》,并提醒《多给自己一个笑脸》。
    他《精心刻意写人生》,思考《人生两个字》,《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活得累》;他《说“累”》,还说《人生有趣》,讲《人生的姿势》,认为《回头也是往前看》,《有欲则忙》。他说道,人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看不透、想不开、放不下、输不起这“四不”,又正是《人生“四苦”》。他也感觉《做人真难》、《明白真难》,他《先做后悟》,《借人之话 说己之悟》,得出《走路的智慧》,《有种智慧叫“明日来”》:说“我们做不了‘太守’,也没有权利让别人‘明日来’;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做自己的‘太守’,守住自己,完全有权利、有可能让自己‘等一等’或叫‘沉一沉’,然后‘明日去’。尤其在酒后或着急生气情绪暴躁时决定要去做某件事情时,一定要记住向赵豫学习‘明日来’!”他通过《右转弯》、《换个角度想一想》、《把劲使对了》,体验了《一个“让”字好辛苦》,《有一种关爱叫磨砺》,《有一种功夫叫想开》,《有一种预想叫预防》,《有一种快乐叫为所欲为》这些老年生活的趣味和幸福!他有《幸福新解》,提醒人们要《清点幸福》,《清点幸运》,《清点自己的“好事”》,告诉人们《真正的幸福是心安》,《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小喜小乐也幸福》,《习惯关联幸福感》,《幽默家庭幸福多》,《幽默是金》。他常常《做做“扩胸运动”》,善于《自我解脱》,并探讨《人无远虑与必有近忧》,《学会改变自己》,《摆脱自我的困扰》,《删除人脑的“垃圾”》,《做保佑自己的菩萨》;他告诫人们《凡事都须沉住气》,《人不能太“胀饱”》,《听别人说话》,《观赏人的景致》,《创作自己的“名言”》。
    他《东拉西扯说“老了”》,说《老是战士》、《老是干部》、《老要有境界》、《老要“讲究”》、《老人须有老主意》、《老人,首先做好人》、《做个好老人》、《老学雷锋》、《学习雷锋同志 坚持不做坏事》。他《话说“好心态”》,谈《爱的坚守》,自嘲自己《白发亦青年》,写出了《老人的梦里的怀念》,《怀念“形势报告”》,《怀念“大信封”》,《怀念野草》;他还说《老人要提“当年勇”》,《生活节奏自驾驭》,《活出个样来给熟人看》,《给别人一个尊重你的理由》,《老有自重》,《走向成熟》,《为自己的“成熟”喝彩》!他《老不放弃》,《乐在其中》,感叹《写作“真”难》,《良心文章 弥足珍贵》、《自信 弥足珍贵》。他对自己博客《“清仓”不“处理”》,不吝发表《写稿的门道》、《写稿的智慧》、《写作漫谈》、《真言》;他说《小小说有一千种写法》,《文不厌改》,并告诫我们《珍惜自己的作品》,《慎把集子给人看》。他曾以《“蜘蛛”乐》耕耘在大众网、新浪博客,后来常驻腾讯微博和“家”网博客论坛《看帖乐》,每天《读帖与回帖》《想“家”事儿》。他说《有“家”的感觉真好》,写下了《我看博客》、《懂与评》、《我写博客》;他《感谢网络》、《感谢博文》、《感谢文学》;他说《文章写给自己看》,《人气也是快乐源》,《自娱自乐》,《与乐为伴》;他《阅读自己》、《欣赏自己》、《为自己点赞》、《做好自己的事》;他奉信《天道酬勤》、《功夫不负人》,理所当然,他调侃的《大家一起“造纸”吧》入选《2012中国最佳杂文》。自己作品上报刊,那是他老人家《最快乐的事儿》!
    纪老师入驻“家”网八年多来,每年一百多篇的博文,给“家”里添了些许的热气与正气,也给热爱写作的朋友们出了一些可供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甚至让我们看出来一些写作的门道。说实话,我学电脑学习写作这一路走来,要不是有纪老师提携,我是很难能走下去的。我就觉得,不见纪老师新作,心里就会空落落的,感觉上网没有意思了!而他许多文章,他只是为了在《家》发表的话,直接发到《家》刊的信箱里就是了,但这样的事情很少,他大都贴在博客里,为了与大家交流。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自重是他写文章的底线。他讲:“跟你说,文人最根本的气质或者品质就是知耻和刚正不阿。没有这些最起码的品质,你根本就不是写文章的材料。”  
    前些天,纪老师发了一篇《看图说话,展示想象力》征文,以前他也曾做过此项活动,发奖赠新书。这就调动起了大家的写作积极性,我们很喜欢,觉得挺有意思,纷纷积极参加。他紧接着又发了一篇《我是一只“老鸽子”》,文中说他从1966年发表诗歌处女作到2016年,文学创作经历了50个年头。望着一篇篇饱蘸心血的文字,乐并苦累着!经过冥思苦想,初步决定要停下来歇歇,减少博文甚至封笔,想看看悠闲中会不会更幸福快乐一些。看他这时也《真想放弃》,可五天没过,嗬,就又贴出来了!他《欲歇不能》,《还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他《对着生活喊惬意》,《气不泄 劲再鼓》,《可贵的心气》啊!他写过《坚持与好处》,说过《坚持的感动》,《那次因为自己的感动》,他老人家总会《在路上》!面对那《一路掌声》,他是《趁还能啥快做啥》,《走啊,走啊,走啊,走》,《前进,前进,前进,进》,《兑现诺言》!想象得出,他还会攻下新的“堡垒”!看吧,他还又在幽默诙谐风趣地《说“潮”》了!再听吧,他是这么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最好的领导人》,《有得无悔》,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佛家的箴言,我们共产党人不信佛,但是我们可以借用箴言阐释的哲理:即记住我们入党之初的动机与目的,才能有始有终,实现我们的理想和愿望。”
   《关于梦想》,他就鼓励说《万一实现了呢》;他《做个有梦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向往”实现了》!他说:“有梦的人都是有心人,既然拥有自己的梦想,也就一定会有足够的自信。许多时候,我们失去目标或者放弃前途,不是因为我们的智力或能力有什么残疾或欠缺,只是因为缺少了自己对自己应有的自信。有哲人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那么,就让我们展开梦想的翅膀,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吧!”
    这就是我认识的德州市文化名人,知名作家纪慎言!喔?还又想起来了,纪老师有糖尿病史。他时常忘记自己是个糖尿病患者,看他差不多是每天一博,我也常忘记他还有这个毛病,有时想到了,真的很是更加钦佩敬仰纪老!别的不说,就只说糖尿病人的饮食有多麻烦吧!说到这,又无不让人仰慕纪先生!他真的很棒,很潮,了不起啊!衷心祝愿纪老先生健康长寿笔耕不辍活到老写到老!
博主

梦多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