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晋级 参加 2016-11 月赛 | |
说“潮”
纪慎言
一辈子住在平原,见到海是20岁以后的事情了,所以对潮一直没有什么正确的认识,更不知道什么叫赶潮;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原来住的平房里光照不足,而且屋顶时有漏雨,地面经常湿漉漉的,床底下放的鞋或其他东西常常长毛,按老百姓的说法就是因为太“潮”,于是又一直讨厌这个让人很不舒服的“潮”。
现在的“潮”不得了了,就像老百姓说的“屎壳郎变知了”上了档次,帅呆了,酷毙了。可是我老汉不行,一辈子就愿意做个老实人,认老理,说老话,唱老歌,走老路,守老巢,用老物,爱老伴,始终不愿意当什么“弄潮儿”。在这“潮”那“潮”被周围的年轻人吵吵得莫名其妙的时候;就又总有一种被绑架或被裹挟的感觉,像在旋风中被刮得晕头转向、踉踉跄跄,不知时辰,难辨方向。
开初兴“大哥大”“bb机”的时候,我认准了这些东西都是给别人提供方便的,让别人找你容易。到了机关上反腐败收缴手机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玩意怎么用。后来的手机都是儿子们用过的二手货,前后换了4、5个。出去参加会议时我都不敢开机,不是为了遵守会议纪律,而是怕一旦有电话打进来,掏出那落后的机型来让人家笑话。换智能手机也是赌气买的,看到孙子们都用上了新崭崭的智能手机了,儿子们给的那破玩艺儿根本拿不出手,于是就狠心买了一个,不是赶潮,而是为了出气。
智能手机有许多功能,我现在主要是打电话,捎带着看看微信,会转别人的了,但是还不会自己发。昨天二儿子教我一回,稀里糊涂的没学会。现在电视上天天讲要防止电信诈骗,我对老伴说,咱不怕,咱连个银行卡也没有,也没有支付宝什么的,只要骗子小偷不进咱的屋门,咱就丢不了钱。
“潮”有“潮”的好处,勇立潮头的多是年轻人,要不人家叫“弄潮儿”没有叫“弄潮爹”或“弄潮娘”的。我以为咱们老年人面对“潮”汐,要量力而行,不可勉为其难。就像体育养生一样,老年人适应于慢动作小运动量的“太极拳”,而不一定适应快节奏大运动量的跑跳活动。另外,赶潮也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不要高标准,不要严要求,更不要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我觉得,老年人的“潮”要注重使自己出于一种悠闲的状态,就像涨养老金一样,甭管你站着坐着甚至躺着,该涨的一个不少;也跟过年一样,甭管你愿意不愿意,人家过去了,保准也把你落不到年这边。看起来是一种消极,但也算是一种“潮”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