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 2016-10 月赛 | |
山沟里走出来的教书人(二)
意志,在山村生活中磨练
教师下放大队来办时,我调到婆家时金河村教学。那是个十多个教师的大班子,早晚办公备课,周日和周六要参加大队生产劳动。夏收夏种,要和农民一样,在太阳底下挥镰割麦,要早起晚归犁田播种。担水抗旱,收获搬运,一样都不少。越是农忙,学校还要放学帮助生产队劳动。一天下来,就会腰酸背痛。
当时,我已经有第三个孩子。婆母常年有病,爱人又不在身边。我在学校办公,照看孩子的任务落在七岁的大女儿身上。一到晚上家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大女儿一人在家照看三岁弟弟和一岁妹妹。有时儿子哭了,小女儿也哭,大女儿哄不好他们,也哭起来。房前的邻居听到了,就和孩子说说话,帮忙哄哄孩子,有时去办公室告诉我,办公时间是不能回家的。孩子们哭累了,便横竖躺在地上睡着了。我下班回家看到这情景,我也忍不住掉下眼泪。办公回家,料理完家务后,常常熬到深夜,晚上11点前从没有睡过觉。第二天早上要办公,为了不影响工作,早早起床把饭做好,家里卫生也收拾好,提前来到学校,这时,住宿的老师才刚起床。
每到秋天,生产队里要分粮分草,为了方便农民,全部在山上分配。我的丈夫在外地上班,公爹体弱多病,只有自己到山上去拿,常常把粮草拿回来,已经是大汗淋漓,顾不上吃饭就又去上班了。
那些年,虽然很累,很苦,确没有耽误一天教学,更没有请一天假,硬是咬牙坚持过来。那段时间的生活,磨炼了我的意志,使我更加坚强。
忠诚,在山村大地上的书写
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就要时时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我把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农村这片沃土上,用我的行动书写,为孩子成长铺平道路。
黑石村学生王凤芬姊妹多,家中生活困难,父母让她退学回家,照看弟弟妹妹。退学,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学习机会,我不能让我教的学生退学。我决定全身心帮助她,特许她抱着孩子上学,帮助补习落下的功课。两年时间,她顺利考上初中。
关心学生,我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变化。一次上课,发现时洪泉的脸色发黄,呕吐。立即安排好课堂作业,背起孩子就往合作医疗跑,边跑边嘱咐孩子坚持。跑到目的地,我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医生检查后迅速为时洪泉打了针,孩子睁开了眼睛。后来学生家长说:“高老师拿着孩子比俺自己高贵,把孩子交给她俺放心。”
在大辛店教学时我们班有个学生于克松跟奶奶过,生活很困难。我家访时发现这个情况,主动接近他,关心他,我把儿子的衣服送给他穿,辅导他学习,渐渐地小于变了。他的学习刻苦了,成绩进歩了,变成班里的好学生。那些年,每当我从一个村调到另一个村,孩子们都回恋恋不舍。现在每次回老家,孩子们总是一群群的去看我,向我汇报他们的进步。
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今夕洒下心泉滴滴/明朝催开满院桃李/两鬓增添了丝丝华发/心中荡起幸福的涟漪。回想我从教的40年,先后被蓬莱教育局授予“教学能手”,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第一批获得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就是我,一个从山沟走出来的教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