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节又过去了。而中秋节的主题就是家人团聚,共赏金秋收获;节日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圆月吃月饼是过节的重头戏。但我发现,这吃月饼,过去和现在我们差不多都是用刀切了分吃的。节后这几天,我就想着这个问题:中秋节一家人刀切月饼分着吃,其意义今昔可就完全不同喽!
节前,俺姊妹四个在阴历八月十一趁周日一起去给父母亲送节礼,大家又是欢聚一堂吃了个团圆饭。那天的午饭,俺娘几个一起忙乎了一桌菜。父母亲提议,过中秋节了,切上一盘月饼,也是那么回事。于是我拿了四块不同的月饼,都是一块块先用刀在每块的横竖二分之一上比划一下,让两条相交线的交点处在月饼的圆心上,然后下刀将月饼工整地切了个十字。这样让那四半儿都一般大,是为了大小块均匀好看,装好盘端上了桌。我们十多个人按老长小幼依次围了桌子一满圈儿,还有什么能比老少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更幸福快乐呢?!哎呀呀,吃饭时鸡鸭鱼肉不见下,素菜蔬菜下得欢,那一盘月饼根本就没人动。父母亲就动员:“一人都捯一块月饼吧?”只是我老伴象征性的捯了一块。我就说了:“这月饼都不孬吔,质量比过去不知要好多少倍吧。”可还是没人再动!父亲嚷嚷着:“哎哟哟,真是欺祖了!”母亲也唠叨:“都牙长(chang)、仰眼了呗!”(地方语,有点“烧包”的意思)母亲又点名让吃,外甥女婿更是不吃,大家有着充分的理由,都不爱吃甜。我又说,就知道这,所以都只买了二斤是那么回事。说着话,我也便捯了一筷子尝尝,还说不好吃。此情此景又引起了父母亲的话匣子,我和姐也又她一言我一语地叨唠着。
小时候,在那物质匮乏的时代穷熬生活的年月里,我们姊妹多,日子过得很拮据。每逢该过八月十五,我们也像盼望过年那样,早就一天天地数着过了。等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父亲一大早就去微山湖附近的大集上买鱼,或去火车站街上买点猪肉,再买一斤八小块的酥皮月饼、几个苹果梨,赶巧了能有亲戚邻居送给的他们自家收的石榴枣花生桃之类。我和姐弟那时都曾说过,八月十五圆月时比过年都好!那天一到晚上,俺们这几个小孩就开始吵吵着:该圆月了吧?大人们就说,月姥娘还没出来,再等等!我们只得眼巴眼望地看着天上,待到月亮忽然爬到了院子里的树梢上,我们就大喊大叫:月姥娘出来了!快圆月吧!随即跑向院子中央的方饭桌围坐好了,还喊着爷爷奶奶快快过去。母亲就把月饼水果一类吃食一股脑地拿上桌子,由父亲将那月饼和苹果都切成四小半儿。那时看着父亲的权力可大了,都静静地等候着他的分配。只见父亲把那八块月饼都是一块块先用刀在每块的横竖中间比划一下,唯恐那两刀下去中心不在月饼的最中央而偏心了,从而造成那四半儿大小不均,之后才敢下刀在月饼上公正地切个十字。他这样让那四半儿都般大,是为了大小块均匀,免得谁摊上小块不高兴。可是俺这几个小孩都不喜欢吃月饼馅儿的青红丝,都要抽出来给大人们吃。一家人热火朝天地吃月饼水果,说说笑笑很是热闹!那时的月饼又香又甜,是那么好吃!那中秋节香香甜甜的,过得真是有滋有味!苦涩的童年里我们可是欢快着呢!还记得那时候什么都是凭票买,有时中秋节每人连半块小月饼都吃不上,那时候却也没有任何冤言怨言!
而今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日子比历史上哪个时期都要好,但反而却不怎么觉得生活香甜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欺祖”了,“牙长”“仰眼”了!那天父母亲想切上一盘月饼,也是对昔日中秋节的回味和怀想吧?!并且俺这小家中秋节晚饭时,老伴也是让切上了一盘月饼。然而,刚来到家的儿子他们俩,三天里竟是一小块月饼都没招!你切你的,甭管你再怎么分,他反正是该怎么不吃还怎么不吃!那切分的月饼最后还得是我和老伴俩人吃。
所以我就说:过去切吃月饼,那是因为缺少、稀罕,不那样就吃不着;现在又切吃月饼,那是怀旧、是分派任务,不那样就吃不了!意义截然相反啊! (158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