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节又过完了。而中秋节的主题就是家人团聚,共赏金秋收获;节日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圆月吃月饼是过节的重头戏。但我发现,这吃月饼,过去和现在我们差不多都是用刀切了分吃的。节后这几天,我就想着这个问题:中秋节一家人刀切月饼分着吃,其意义今昔可就完全不同喽!
节前,俺姊妹四个在阴历八月十一趁周日一起去给父母亲送节礼,大家又是欢聚一堂吃了个团圆饭。那天的午饭,俺娘几个一起忙乎了一桌菜。父母亲提议,过中秋节了,切上一盘月饼,也是那么回事。于是我拿了四块不同的月饼,在每块上切了个十字装好盘端上了桌。我们十多个人按老长小幼依次围了桌子一满圈儿,还有什么能比老少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更幸福快乐呢?!哎呀呀,吃饭时鸡鸭鱼肉不见下,素菜蔬菜下得欢,那一盘月饼根本就没人动。父母亲就动员:“一人都捯一块月饼吧?”只是我老伴象征性的捯了一块。我就说了:“这月饼都不孬吔,质量比过去不知要好多少倍吧。”可还是没人再动!父亲嚷嚷着:“哎哟哟,真是欺祖了!”母亲也唠叨:“都牙长(chang)了呗!”(地方语,有点“烧包”的意思吧)母亲又点名让吃,外甥女婿更是不吃,大家有着充分的理由,都不爱吃甜。我又说,就知道这,所以都只买了二斤是那么回事。说着话,我也便捯了一筷子尝尝,还说不好吃。此情此景又引起了父母亲的话匣子,我和姐也又她一言我一语地叨唠着。
小时候物质匮乏的时代穷熬生活的年月里,我们姊妹多,日子过得很拮据。每逢该过八月十五,我们也像盼望过年那样,早就一天天地数着过了。等到了八月十五那天,父亲一大早就去微山湖附近的大集上买鱼,或去火车站街上买点猪肉,再买一斤八小块的酥皮月饼、几个苹果梨,赶巧了能有亲戚邻居送给的他们自家收的石榴枣花生桃之类。那天的晌午饭,母亲或是刺鱼,把自家菜园的土豆切成粗条,长点青辣椒炖了;或是切肉,把土豆和茄子切成块,长上辣椒,再长点过年剩留的粉条,一起炖上一菜锅,烧上一大锅糊都,又有煎饼,一家人热火朝天地吃得香香的,那节过得可真是有滋有味!
我和姐弟那时都曾说过,八月十五圆月时比过年都好!到了晚上,俺们这几个小孩就开始吵吵着:该圆月了吧?大人们就说,月姥娘还没出来,再等等!于是我们就偎围在奶奶身边,她是整天就坐在堂屋门西旁高凳子上的。我们就再听着奶奶给讲过的天上的故事:月姥娘跟太阳是两口子,太阳是男的,星星都是他俩的孩子。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星,地上的人待天上都有一个星位。天老爷叫太阳月姥娘给地上照亮照明,他俩商量谁白天出谁夜里出。太阳就说他白天出,叫月姥娘夜里出,他不想叫人白天里看她。月姥娘就说她也不想叫人白天里看他,太阳就说他不怕看,他有光芒刺人眼,叫人不能看他。起那月姥娘就带着孩子,星星们跟着月姥娘黑天出来。他们只有一早一晚才能都待家里见面。有时候天老爷看他们天天天天忒累,就叫天阴着下雨,他们就待家歇着了,人也就跟着歇了。所以人一累了,就都哀求:天老爷,老天爷,下点雨,我歇歇。哎哟哟,听奶奶讲着,眼巴巴地看着天上,入神如画,巴望着月姥娘星星们快点出来。
听着看着,我们会忽然大叫:月姥娘出来了!快圆月吧!随即跑向院子中央的方饭桌围坐好了,还喊着爷爷奶奶快快过去。母亲就把月饼水果一类吃食一股脑地拿上桌子,由父亲将那月饼和苹果都切成四小半儿。那时看着父亲的权力可大了,都静静地等候着他的分配。他都切好了,首先拿起母亲早就准备好的干净小瓢,装上四半儿月饼两半儿苹果一个桃,逐年地年年如此地让姐、我和弟弟给大爷爷送去。大祖父独居在俺们三家一个大院子的对过,大祖母不在了,他们就一个闺女,所以都是我们照顾他。平日里我和姐弟都爱去他那里,他有什么好吃的也给我们。每到圆月时我们都更想给他送吃的,他一人就得到八分之一,他总是要再给我们一两半儿的,这就谁送就归谁了。所以我们都是兴高采烈地颠儿颠儿地去送。俺们家在大院子的最里头,经过那两家再到大爷爷家要走一段路。去时我们端着那小瓢,在那大月姥娘地儿里,得儿得儿地很快就到了。可回时我们又端着那小瓢,吃着大爷爷回给的月饼,抬头看着月姥娘跟着自己也走,自己停下来月姥娘也不走了。咦,那个好奇哟,就一路那样走走看看、停停看看。到家了,大人们问怎么这么长时间?我说光跟月姥娘一起走着玩了,一家人说说笑笑很是热闹。可是俺这几个小孩都不喜欢吃月饼馅儿的青红丝,都要抽出来给大人们吃。
总记得那时的月饼香香的甜甜的,怎么那么好吃呀?哈哈!还记得我们在太阳光线强的时候故意看太阳,眯缝着眼也不能够看得清,看着数着那几种颜色的太阳光芒,我们真是感到奇妙而兴奋极了。苦涩的童年里我们可是欢快着呢!这样一年又一年,我和姐弟三个也都出村上中学了,每在中秋节那天放学回家,刚一进村口就闻到村庄里比往常有香味了。家家户户炊烟升起,一片金秋收获的喜悦气氛。过中秋节,也有人家酥炸菜。有菜园收的土豆,酥炸土豆条吃。我们也想中秋节时吃那炸土豆,可是,父母亲一说没有那充足的油,二说秋收大忙,没那工夫。还记得那时什么都是凭票买,有时中秋节每人连半块小月饼都吃不上,却也没有任何冤言怨言的。
而今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日子比历史上哪个时期都要好,但反而却不怎么觉得生活香甜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欺祖”“牙长”了!那天父母亲想切上一盘月饼,也是对昔日中秋节的回味和怀想吧?!并且俺这小家中秋节晚饭时,老伴也是让切上了一盘月饼。然而,刚来到家的儿子他们俩,三天里竟是一小块月饼都没招!你切你的,甭管你再怎么分,他反正是该怎么不吃还怎么不吃!那切分的月饼最后还得是我和老伴俩人吃。
所以我就说:过去切分吃月饼,那是因为缺少、稀罕,不那样就吃不着;现在又切分吃月饼,那是怀旧、是分派任务,不那样就吃不了!意义截然相反啊! (236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