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出诊

参加 2016-07 月赛 | 已有 815 次阅读| 2016-6-29 16:15

夜半出诊


这件事情距今已经近41年啦,可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1968年我们全家由一个小县城下放到农村,1973年经贫下中农推荐我占张铁生的光考入莱阳医专,入校后老师教育我们:“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右——皆如至亲之想。”作为一个医生,每个人都要做“苍生大医”。记得离校时老师也再三的叮嘱:离开学校了你们就是人民的医生,作为医生你们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

1975年9月我们唱着毕业歌离开了学校,我被分配在天尽头¾荣成市东山公社医院任内科医生。那时候的农村缺医少药,我所在的那所医院总共还不足20个人,我是屈指可数的科班出身。说是内科医生,可工作起来根本就不分什么内、外的,所以人们都称我是“万金油”。

毕业还不足三个月,医院领导就让我值夜班。

记得那是一个凉风飒飒的深秋之夜,夜半了,医院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秋风扫落叶的声音哗哗作响,我和衣躺在值班室的床上,满心的恐惧和不安,没有一点睡意。突然,大门“咚!咚!咚!”作响,我一咕噜爬起来:“谁?”一个声音急促的回答:“大夫,是我,东南庄赤脚医生小李。”我急忙打开门,只见小李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唐大夫,我们村¼有个产妇¼孩子生下来一个多小时了,可胎盘老是不下来,产妇出血很多¼¼”,我脑子里马上意识到是胎盘滞留,时间长了可是要死人的。我立即吩咐值班护士打电话求助上级医院的医生,自己马上收拾急救包骑上自行车与赤脚医生一起急急地向产妇家奔去。

夜,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北风在耳边呼呼做响,可恐惧和寒冷此时已荡然无存,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产妇要紧。自行车在羊肠小路上颠簸了20多分钟才来到产妇家。一进门,我简直惊呆了。昏暗的煤油灯下,一位老婆婆坐在地上烧纸,祈祷上天保佑她的媳妇和孙子平安,里屋炕上一产妇躺在血泊之中。我伸手摸了摸产妇的脉搏又细又弱,便不顾一切的爬上炕,双膝跪在血泊之中进行抢救。尽管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病号,可凭着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习时老师所教的临床技术,我沉着冷静的戴上了无菌手套,左手轻轻的牵引着脐带,右手沿着子宫壁慢慢地剥离并取出了胎盘。血终于止住了。我长长地舒了口气,产妇一家人的脸上也都露出了笑容。

接着,我们用门板把产妇抬回了医院,输上了液体。此时,上级医院的救护车也到了,上级医生看了我对病号的处理后十分满意,还夸我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好医生呢!

事情已过去40多年了,这期间我救治了许许多多的危重病人,可都不及那一次的印象深刻,因为,那是我步入医生生涯的第一次。

 

蓬莱市卫生局                                                                                                                                                                                                             

 

 

 

博主

娴雅女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