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孙子讲故事

★已晋级  参加 2016-06 月赛 | 已有 903 次阅读| 2016-6-13 17:20

       我给孙儿讲故事。

    孙子是我一手带大的。自打上幼儿园那天起,就跟我睡一床。今年孙子12岁了,小学都快毕业了,睡觉时还时不时钻进我的被窝。考虑孩子大了,应该回到父母身边,对孩子教育更有利,我试图动员孙子去和爸爸妈妈住一起,可怎么也说不通。到后来,孙子冒出了一句话:“我要跟爷爷住一起,我要听爷爷讲故事。”

    我是语文教师出身,也是职业习惯吧,喜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讲故事也算是一种教育方式吧。以前,儿子就是听着我的故事长大的。那时候,由于阅历不足,积累不够,再加上工作忙。给儿子讲的故事多数都是粗制乱造的,常常是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可孩子还是喜欢听。那时候曾想,如果将来有条件了,咱也弄本《一千零一夜》让别人看看。

    转眼间,又轮到给孙子讲故事了。现在的情况和过去大不一样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积累,脑子里装下了讲不完的故事。除了书籍之外,又有电视、电脑做辅助。再加上退休了,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故事自然会讲的比以前好多了。难怪,孙子比儿子更喜欢听故事,每天晚上睡觉前听故事,是孙子的必修课。

   从孙子五六岁开始,我就给孙子讲故事。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脑,吸引孙子的兴趣的,除了电视上的动画片,就是我的故事了。小孩子最喜欢听的是童话故事,如:《小公鸡历险记》神笔马良、《乌鸦和狐狸》、《三个和尚》、《农夫与蛇》等,所有记得的童话故事都讲遍了。后来,给孙子陆续买了一些童话书籍,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从此,可以把书籍中的精彩故事读给孙子听,照本选读比绞尽脑汁地讲轻松多了。可渐渐地孙子的欲望就不仅仅停留在童话世界里了。后来我又给他讲了许多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故事,什么《半夜鸡叫》、《鸡毛信》、《王二小放牛》、《小英雄雨来》等,不知讲了多少遍仍是听不够。孙子渐渐长大了,也能识字了,我的故事也逐渐提升,涉猎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开始讲“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小故事,慢慢延伸进文学作品中。讲古代的“曹植七步成诗”、“神童王勃六岁作文”、“民族英雄文天祥”、“岳母刺字”、“杨家将精忠报国”;讲现代的英雄人物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文学名著里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保尔柯察金”、“智取威虎山”等。这些故事,对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书架上各种各样的书籍都是我故事的源泉。有时候,我需要白天读书备课,晚上再把准备好的故事讲给孙子听。

    每逢传统节日,我都要给孙子讲点传统故事。正月十五为什么吃汤圆?清明节为什么又叫寒食?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这些问题都激起了孙子浓厚的兴趣。电视中蕴藏着讲不完的故事。孙子看不懂的地方,总会没完没了地问,我就把电视涉及到的故事,一一讲给孙子听。最近,陪孙子看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一边看,一遍讲。“中国十大元帅”、“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抗美援朝”、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等。每一个故事都感染者孩子幼小的心灵。

    星期天,许多孩子都喜欢来我家找孙子玩。孙子懂事,待人厚道。平日里少言寡语,可在小朋友面前是个活跃派,因为他知道的事情比同龄人都多。一次,一群小孩子围在一起听孙子讲东道西的,一个孩子说,“你知道的事可真多”。孙子回道:“我爷爷才是故事大王呢。”我在旁边听着,心里真像吃了蜜一样。

 

 

博主

快乐驿站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