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晋级 参加 2016-06 月赛 | |
古稀之年做嫁妆
老伴爱衣服,我爱书。我们是1969年结婚的,40多年的日积月累,我的书装满了十多个纸箱子。老伴的衣服把衣柜塞满了,就一包一包地摞到炕上的旮旯里。屋子不是纸箱子就是衣服包。拥挤不堪只是其次,生活起来不方便,才是最大的烦恼。我写作时,难免要查找对资料,有时把纸箱子都翻遍也找不到,还得重新翻一遍。
我很早就想有个书柜。不惑之年忙一家吃穿,耳顺之年忙活儿子的婚姻大事,始终是囊中羞涩。到了花甲之年,我终于缓过气来,稍有积蓄。去年腊月,我对老伴说:"我要做个书柜!"老伴说:"那我得做个大衣橱!"一拍即合,我们决定做好嫁妆迎春节。
我们这里男婚女嫁置办家具,都说成是办嫁妆。延伸开来但凡置办家具,都说成是办嫁妆,无形之中就增添了几分喜庆。
听说我们家要做衣橱和书柜,老伴的好友把这当笑话了:“呵呵,土埋大半截了,还做什么嫁妆啊!”听了这话,我和老伴也有点心灰意冷。说的也是,都步入古稀之年了,即便是做好了嫁妆,还能用多少年啊!
儿子知道这事,说:“你们都这么大岁数了,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能享受的就好好享受享受。有钱不花就是一张纸!”儿子的话给我们打了强心针在理,坚定了给我们做嫁妆决心。
说干就干。首先要向外搬东西,我和老伴像春燕衔泥做窝一样,一点一点地把橱柜里东西搬空,再请人帮忙把旧的家具都抬了出去。累了一个周,终于把要做家具的两个房间腾出来了。
请来木匠师傅,买好了细木工板材,三天,书柜和衣橱就做好好了。这两大件,原料和工钱总共花了6000多元。
嫁妆做好了,我们老两口又忙活了好几天。书报要上架,衣服要进橱。往回搬得时候,我们忍痛割爱,来了一次彻底的“精兵简政”,年代久远的衣物和没有用书报都卖了废品。这两件嫁妆,充分利用了空间,家里宽敞靓丽了许多,我们心里也亮堂了起来。
春节期间,邻居来串门,大衣橱和书柜成了关注的亮点,他们羡慕地说:“你们钱没有白花,力没有白出,这样多好啊!”我说:“就是,钱花到哪里那里就体面。”原来,那些不同意我们做嫁妆的,也要学着我老伴做个大衣橱。
有了衣橱,老伴的衣服摆得有条有理,再也不用为找不到衣服犯愁了。体会最深的是我了。现在,我想找那本书,伸手就可以从书架上拿来,不需要翻箱倒柜浪费时间了。
做了这两件嫁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趁着我们还能动,趁着头脑还清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雷厉风行,说干就干,老龄不是拦路虎,更不是畏首畏尾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