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 2016-05 月赛 | |
奶奶为孙辈纠语病
今年我的孙女又上小学了,外孙上二年级了。中午一起回我们家,放学后高声喧哗、嬉笑追逐,能把屋顶掀翻,为了不影响左邻右舍,也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总体素质,我让他们中午每人讲一个故事。
讲故事也讲出了“小故事”。两个孩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都有语病,外孙为了连接上下文,总是“啊…..啊…..,耶……耶……”,而孙女的语病则是:“然后呢……然后呢……”听起来很不舒服。绝不能养成说话的不良习惯。于是,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上初中时的俄语老师,讲课有一个口头语是‘所以的话呢,而且的话呢……’一个调皮学生在一堂课内给他数了100多个口头语,讲的学生昏昏欲睡,他拍打着教鞭说:‘你们昨晚没睡觉吗?’那个调皮学生说:‘所以的话呢,就睡着了’,一句话,全班哄堂大笑。一堂课就让一个口头语搅浑了。”两个孩子听得很认真,我接着问:“你们将来如果当了了老师,愿意带这些口头语吗?”两个孩子一起说:“不愿意,我们改!”
我给他们纠正的方法是:先做示范,然后让他们自己讲。我讲了一个《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很冷很冷,一个农夫,在路上看见了一条冻僵了毒蛇,为了救活它,把它揣在怀里,然后呢……”“奶奶,你也说‘然后’了;啊,原来我是跟你学的。”我笑了,没想到孙女会挑我的错,这倒说明她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了。我解释说:“‘然后’是上下文的连接词,有时用上倒是显得语言连贯,但是动不动就说‘然后呢’就成了语病了。”“奥,我知道了!”孙女和外孙都笑了,笑得那么天真烂漫。轮到孩子们讲了,语病明显减少,可是孙女仍说了两次,说第二次的时候,她赌气说:“又坏事了,不讲了,不讲了!”我一看要灰心,赶紧鼓励他们,“这次你们进步很大,照这样下去,两天就能改正。”两个孩子又充满了信心。我发现,熟悉的故事,语病很少因此我鼓励他们,一定要把内容烂熟于心了,这样就一点语病也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