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zǐ),我们这的叫法,就是蓖麻。
麻子最早留给我的印象,还是在小学外那一大片空地边埂、高高的崖(yé)巴头之上。当时它是学校之外的一道风景,也是孩子们最爱玩的地方。
孩子们会“咔咔”劈来麻子叶,把背面往里翻,再顺着叶柄朝上兜起来,扎成水葫芦。然后,再放几块小石头在里面,薅几根翻秧子翻断的蔫吧芋头秧子,接起来,系上麻子叶水葫芦,一点点续到井里,一下一下提水,或者喝,或者玩闹。
孩子们也会截取麻子杆的自然分节部分,底部拿针锥攮个眼儿,上端截空,再找来适合粗细的高粱莛杆儿,往麻子杆里一塞,抽水,一摁,“呲——”,水柱能呲出老远。
孩子们还会截选来成熟期呈“V”字型麻子杆的杈杈,拴上橡皮筋,连上牛皮兜,制成弹弓,拿家里偷来的黄豆,朝四下里打着玩。最多的目标,自然还是那不容易招来麻烦的麻子叶。
大一些的孩子们,还会用麻子杆自制玩具“手枪”。“填弹口”,“拉栓”,“扳机”,竟然有模有样。他们锯啊剌的,不惜弄得小手血乎淋拉。枪栓用硬筷子,拉簧用地排车里胎,扳机用找来的八号铁丝。这种自制“手枪”,可以发射石子,也可以发射拿水浸泡过塞得紧紧的纸“子弹”。发射时“噗”的一声,打人身上脸上却要比石子的威力大老多老多呢。
麻子成熟后不及时采摘,它会炸裂。当大人们收完离开,孩子们原地寻摸,也能捡到不少拉撒在草丛枯叶中的麻子仁。
到了晚上,孩子们拿铁丝把麻子仁串起来,点着,被点燃的麻子仁冒着光亮,冒着黑烟,随着孩子们呼呼到这,呼呼到那,照着小脸,当灯,藏猫虎。
童趣,就在这麻子成长成熟的季节里一帧帧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