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晋级 参加 2016-05 月赛 | |
读书养生
许多人都知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但如果没有好好读书、多多读书,对这句话只能是肤浅的认识,很难理解其中的真谛,很难得到书中的好处。
事实证明:读书能够鉴古通今,能够提高知识层面;能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能够让人更具风度,处世潇洒自如;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鉴别能力;
“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说的是靠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对读书的一种赞扬。我的一个同学的儿子,自幼的最大爱好是读书。跟大人走亲访友,见到亲戚几句寒暄话,然后是找书看。他什么书也涉猎:不论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政治历史的,小说或散文一概不放过。据他自己讲:初中到高中阶段,读各种书籍近1000部。书读的多了知识渊博,高中课程学的扎实,那年高考成他一举成了蓬莱的高考状元,当年被清华大学录取。大学毕业后,到美国读博士研究生,现在加拿大工作多年。这是年轻人多读书的好处,年老读书还是一种养生。
我身边已退休多年的迟老先生,一辈子爱书如命,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古稀之年他身体健硕谈吐风趣,与他交谈实在是一种享受。他古今中外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讲话层次分明,逻辑性特强。时不时加些典故、故事,让人忍俊不止。他喜欢写文章他的文章写得好,语汇丰富,典故运用得当。读他的文章实在是让人受益匪浅。我问他有何诀窍,他说:“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多读书。”
退休前,我也断断续续读过一些书。退休后,没有工作压力,我更是爱上了买书和读书。兴趣是培养来的。培养看书的兴趣要先有想看的念头,再深入其中,慢慢地就会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有人讲: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可当衣;寂寞而读之以当欢乐,孤独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亦可当金石琴瑟。
人到老年我仍不忘读书,我觉得读书是一种清福。远离了喧嚣的市声烦扰的人事,且无剥啄之惊,无炊米之烦,一切俗务尘虑全抛。书本一打开,我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方完全属于自己。
华灯初上,铺展欲读的书页,幸福也就降临了。冬夜窗外冷风呼啸,夏夜阶前雨滴,秋夜明月入怀,春夜花影摇曳,则更增添了读书的无限趣味。书不过是一行行印刷出来的符号,没人读,它就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方块物体。而你一经用心去读,书就活了,就有了智慧,有了灵魂,书中人物就活生生的殃入你的眼帘,有了生命气脉,其中的奥秘,别人实是不能理解。
我们固然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来看看书,却可以保持头脑的清醒和思想的灵活。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作用,日常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乏味”和“粗庸”了。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脑力劳动者来说,读书也是一种解脱。当你烦闷时,读书可以解闷;当你愁苦时,读书也可以忘忧。
培根曾说,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后便知如何修剪移接。读书之乐,又在于它是见仁见智的。文字童叟无欺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对任何人都不曾存有歧视,只有同等的呵护和慰藉。
也许每一颗心灵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欢乐之所。如: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集邮……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爱好,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欢乐,年过花甲的我仍酷爱读书,因为读书能带给我无穷的欢乐。
书读的多了我也学着写点小文章,退休后的我每年都会在全国各类上发表一些小豆腐块,我对朋友讲每当发表一个豆腐块我会高兴三次,第一次是每当完稿后我会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高兴!第二次文章见报了,我的文字得到了编辑的认可,我高兴!第三次是领到了稿费,尽管只有几十块钱,可是我高兴!这是我的智慧所得。高兴了就快乐,快乐了就不生病,你说说这读书是不是很养生啊?!
朋友,无聊时读点书吧,书中的人物就是你知心的朋友。
蓬莱市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