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晋级 参加 2016-05 月赛 | |
怀念那段难忘地师生情怀
口王长海
【从人的生理发育周期论,二十岁左右为青春期,就读书而论初中至高中段为黄金学年,也正是成长中至关重要的阶段,笔者对这段黄金学年史,特别留恋和感慨那段师生情怀。】
一九五七年入学济南十八中,是原泺源中学改编,在读初中的黄金时段里,正赶上那热火潮天的年代,我就是在那段难以忘怀的学年里成长起来的。
我们的班主任刘金木,他是体育老师,所以我们班出了好几名体育尖子,其中王、刘同学的短跑、韩同学的跳高,在就学中就被被省、市体委选中录取。
勤工俭学,当时是在校生参与的一项课外活动,年长个高的同学去北关货场装煤,两个学生一组,两双手张开麻袋口,让装卸工人用大铁铣将煤装满,然后由我们两个同学将装满煤的麻袋搬起,送到装卸工人的背上去,搬起时动作要齐、要快、要高,要一下子送到工人腰部以上才行,我才十四、五岁的人累的是满头大汗、腰酸背疼,狠不得半途而退。可是一想到老师的教诲:“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中甜,体验搬运工人的劳苦,能够加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遇到困难一定咬牙坚持,对你们成长进入社会有好处。”只好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
对年小体弱的同学,安排去一家榨油作坊干活,是“挑花生米”!这活说来简单,干起来可不容易,既磨炼人又考验人。若干人分成几组,围在一堆堆花生米中将瘪的、坏的、石头、土块、花生皮等挑出,挑捡时不能马胡,有标准、有纪律,不能偷拿偷吃。这是一个既锻炼耐性,又考验人性的一场测试,老师说:“花生好吃谁不知道,但这是在干活,榨油质量好坏全在挑捡的质量上,偷拿偷吃是个道德问题,你们要经得起考验和诱惑,挺住这一关对你们长大后进社会至关重要。”我当时也参加过这项劳动,同学们基本上非常自觉遵守,经受住诱惑和考验,违反纪律者极少,这次劳动使我终生难忘。
大炼钢铁,又是一次大的锻炼。一九五八年校园里也建起了小高炉和一脚踢,我们初二学生年纪小,担负起运输任务,昼夜不分地拉着地排车运铁矿石、焦宝石、青砂等,年令大的驾辕,年小的拉套子,路程可不近,东到五岭山、西到八里桥、北去黄岗无影山。
有一次我们半夜里三辆地排车同时到八里桥仓库拉焦宝石,返回时其中两辆走在前面不见踪影,我参加的这一辆四个同学,行到堤口路中段时,实在又睏又累停车歇一会,这一歇不要紧,都扒在车上睡着了,晚回去了好几个钟头。当老师见到我们后,逮住年令最大的同学,就是一顿猛熊,他当时委屈的哭了,我们一个个不敢吱声,象犯了严重错误似地躲到一边去了。事后,我换位思考了一下,理解到老师不见我们回来,批评是假、担心是真,几个小时不见我们,是生怕出事故而担心呀!类似的故事一个又一个。
总之,在那个难以忘怀地年代里,我们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学懂做人的道理,既教育了我们又锻炼了我们,在我们长大后踏入社会,为进入工作岗位,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奠定了坚实基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初中毕业后有上高中的、中专的、也有后来继续上大学的、有入伍参军的、从警的、也有支边的、就业的等等,奔向祖国四面八方,相聚时首先想到的就那段难以忘怀地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