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连长的最后一天(3)(小说 文学创作)

参加 2016-04 月赛 | 已有 938 次阅读| 2016-4-11 21:10


    老连长的最后一天(3 结局) (小说  文学创作)

老连长的吃喝习惯看来没变,在部队时,为了战斗的需要,他吃饭喝水就象抢似的,他总是第一个吃完。但只要时间来得及,他总会说:“催工不催食,催食没力气,大家慢慢吃,咱们还有时间。”但现在他的习惯仍不改,喝酒象喝水似的,两三杯已下肚,于局长害怕了。他看老连长眼睛发红,吃几口菜,眯眯眼,象要睡觉。这时,年轻秘书端着一盘新做的菜走过来,恭敬地放到桌上,说:“于局长,老连长,慢用……”老连长睁开眼睛,看到是他,从座位上腾地站起来,红着眼睛,晃动了两下身子,用手指着秘书说:“你小子!……”秘书连忙说:“我就是来向您道歉的,对不起您,首长息怒……”然后并拢了腿,向老连长行了一个军礼。这一招很管用,老连长坐下了,又眯起了眼睛,秘书借机撤离,于局长暗自欣慰。可是,这时老连长突然又瞪大眼睛,指着于局长说:“你不是铁蛋,骗子!”接着不由分辩地怒气冲冲脱下袄,离开餐桌,晃晃悠悠地向门口走去,于局长毫无办法地跟在身后,他知道,老连长脑子出问题了,也可能酒喝多了。“骗子……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啊?啊!……”

于局长跟到大约是老连长的门口时,屋里走出一个老年人,立即上前扶住老连长的胳膊,问明了情况后,说:“我是他自己家的远房弟弟,刚才找他好苦啊!”这时老连长在门口回过头来,指着于局长说:“不许进来!”于局长站住了,哭笑不得。老连长的堂弟说:“这样也好,这个家也进不去,有站处无坐处,你要是不忙,等一下,我出来跟你说说。”

老连长睡下了,在门外的石阶上,堂弟先说了自己的身份,原来他也是个残废军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军,淮海战役中受伤。接着介绍了老连长复原后的情况:

原来老连长在医院里治疗将近一年才基本好转,出院后因脑子致残,经常间歇性失忆,已无法转业工作,只得在一九五0年夏天复员回家。当时有关政府部门拨款四千万元(当时以壹万元为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下发到县民政部门,在当时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他找人领着到县里去拿钱时,一个干部说:“这钱太多了,一个工人干十年也挣不了这些钱,头几年土改时,地主家比这些钱少多了,照样砍头,你把钱拿回去不怕被人抢了?”“怕,怕!我只要一点点,安个家。”“那剩下的怎么处理?”“我是共产党员,我不要了,交公。”“真的?”“真的,老子从来不说假话!”后来他就在干部写的一张纸上按下了手印,拿着五百万元高高兴兴回了家。

后来他找了个七成人的老婆,生了个精神头不足的儿子,合作化以后,他看山得罪了一些人,给干部提意见连火带骂的又得罪了几个干部,一个干部在社员中宣扬说:“什么英雄?不过是比别人多个二虎气罢了。”他听说后,把自己的立功奖章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到的人都很吃惊,这立功奖章满满一小匣,除了几个战役的纪念章之外,全部是军功章,一二三等功都有。那个干部又说:“没有用,又不能当饭吃!”老连长听说后,把所有奖章都分给街上玩的孩子们了,“孩子们高兴就有用!”老连长说。

老连长的环境使他不如意的事越来越多,加上年岁大了,间歇性的失忆越来越严重,病重时,就到街上,不一准找个什么地方站好,开始他的演讲。这个时候,好象世界上其他事情都模糊了,他的意识只留在为民族解放、为人民当家做主新国家的建立不怕流血牺牲的那个纯粹的时代,他的话语中也只剩下那个时代最纯粹的声音……他最常站的是村头河上的桥边,那桥边有一段护栏被谁撞断了,形成一个缺口,他象孩子似地用拳头大的石头摆了一个圈,以警示过往路人。他经常站在这里演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夏天的雷雨天,冬日的风雪里,这里照样有他的身影巍然矗立,被雨水打湿或风雪冻红的手在空中挥舞着,常常是堂弟把他拖回了家……

于局长回到饭店,他对副镇长说:“你们吃吧,等一会儿我就回县里了。”副镇长说:“对不起于局长,您今天没有吃好,没想到叫老连长干扰了一下……”“别这样说,”于局长沉思良久,接着说:“今天我遇上老连长,是幸运的,他送给我一个珍贵的精神红包。”副镇长虽然还没明白于局长的意思,但还是郑重的说“祝贺祝贺!”于局长不再在意这些言不由衷的话了,他来到门外的车旁,只在想:我现在已经当上高高在上的局长了,而且位于“老虎”的行业,老连长还能由衷地喊一声“铁蛋,好样的,我的好兄弟”吗?

……

这天傍晚,老连长睡醒了,好象想起了什么,忽地从炕上爬起来,跑出门去,径直来到桥上,这时天色慢慢暗了下来,一股雾气从远处飘散过来,老连长伸出手来,开始了他的演讲,这时一股浓雾弥漫过来,老连长突然看到饭店前掀他的那个年轻人又来了,正在挽着袄袖,他从桥边抓起了石头,正要向年轻人打去,那年轻人突然笑了,并向自己行了个军礼,他息怒了,刚想放下石头,突然看到三十多年前窗前突围时那几个鬼子又来了,他怒不可遏,喊着“啊啊啊!小鬼子你来吧!”向桥边跳着冲了出去,一丈多高的桥下是水泥地面……(原谅作者避开那个惨烈的场面)

这时正好有一个人下地回来经过这,朦胧中看到有人喊着从桥边跳了下去,他估计是老连长,他跑着转到河底,发现老连长已经奄奄一息,赶紧通知家人,堂弟来了以后,摇着他的胳膊,“哥、哥”地喊叫着,这时老连长突然眼睛一亮,口中轻喊着“小鬼子”,然后从容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发现,老连长血迹斑斑的脸上竟展示着几丝笑影……他的老伴哭着说:“老头子,你要强一辈子,这么死了,不怕人家笑话你啊?小鬼子?这阵子哪还有小鬼子?瞎寻思!……”三十多岁儿子一声不哭,硬拽着爹爹的手,想把爹爹再拉回来,不知他是否意识到,没有了爹,他家的天怕是要塌了!

堂弟站起来,说:“哥,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以这种方式灵魂出窍,能找到个合适的落脚的地儿吗?”

能,一定能!他坚信。出殡那天,本乡几个在教的女人来到老连长家,一字排开,准备念经为老连长超度亡魂,堂弟对她们说:“你们按惯例过来,首先要谢谢你们,但还是请你们出去,原因到外面说。”几个女人都走了出来,堂弟说:“我哥是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他死后下不了地狱,但他也不会上那个‘天堂’,那不是他要去的地方!”

                          (全文完)

博主

李应洲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