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连长的最后一天(2)(小说 文学创作)

参加 2016-04 月赛 | 已有 914 次阅读| 2016-4-7 16:02

 

老连长的最后一天(2)(小说  文学创作)

 

于局长向大家介绍了老连长战争年代和自己的关系,这样,饭局做了重新安排:于局长让司机拿出了车里备用的工作服给老连长套上,领着老连长进了饭店,给老连长洗洗手和脸。为了方便,他和老连长单设一个桌,从原桌上分出一些菜,又拿了一瓶低度酒,他要和自己分别三十多年的最亲密的战友单独吃一顿饭。                                                    

     “这是你的?”老连长指着盘子问。

“当然是我的!在我手里,还能是别人的?吃吧!”

“我能吃它?别熊我!”

“你当然能吃它!你是打江山的有功之臣,最应该享受的就是你!”

“好,你的,我吃!”一杯酒,咕咚一口喝下了肚。

“老连长,你慢点来,咱有的是时间。”

对于老连长的过去,于局长太熟悉了:自己参加抗战部队的时候,开始就是在当时任班长的老连长手下,他当时才十六岁,老连长把他当成小弟弟,战斗中让自己跟在他的后面冲锋陷阵,只要一听到“铁蛋,跟我冲啊!”他便一跃而起,跟在班长后面向前冲去。老连长年轻时就象只猴子,灵敏异常,沉着冷静,冲锋时或急或缓,屡屡躲过敌人的枪林弹雨,奇迹般地取得战斗的胜利。面临每次战斗,老连长脸上从无惧色,战斗仿佛是他手中的玩物。“枪子无眼,咱有眼!”他经常这样说。

于局长记得,那次班长被调到侦察排执行任务,他在送一个重要情报时被鬼子发现,把他追逐到河边,这条河四丈多宽,河水一人多深,水流虽不太急,但是他不会游泳,他急中生智,卷紧了情报,憋足了一口气,把情报塞进口中,闭紧了嘴,钻进了河底,一口气爬到了河对岸,钻进了树丛,让敌人扑了个空。这次情报使我军在战斗中处于主动地位,得到很大的胜利,班长立了大功,但却因为他不会游泳,没有留在侦察排。

更有一次自己和老连长共同经历的险情。那次他们一起协助地方武装去铲除汉奸,撤退时被鬼子发现,最后被包抄到一个空屋子里,屋后虽是个小山坡,但这个屋子没有后门后窗,成了死角。鬼子都集中到前面向屋子射击,班长击毙了一个鬼子,鬼子撤离到较远的地方,分散开来。班长和他的子弹都打光了,只剩下了一颗手榴弹。班长看看屋子,屋内有一张开会用的桌子和几条凳子。班长指指屋顶后房披说:“从那儿出去!”接着拖过来桌子,搁上板凳,揪着自己上了桌子,班长上板凳上蹲下,自己踏上班长的肩头,两手扶着班长的手,“嗯—!”班长一使劲站了起来,他按班长的吩咐,直起腰来,一手揪住了房屋的檩条,一手撕断高粱房笆,然后用手往上一顶,“哗—”房上的瓦滑掉,房子漏天了!“上!”班长将他往上一托,自己揪着檩条就势一使劲,便钻出了屋顶。这时鬼子听到声音有所觉察,“噢噢”地往屋后转,这时班长将手榴弹扔给他,说“到柳树沟找部队”后便跳下桌子,一下将桌子搬到窗前,他端着上了刺刀的枪跳上桌子,一脚踢开了窗子,“啊!啊啊啊!”他端着刺刀,巍然屹立在桌上,“啊!小鬼子你来吧!”这声音很有效,五个鬼子全部向窗前拥来,五把刺刀一齐向班长刺来,这时自己早爬过屋顶,他看到班长腾地从窗口跳出来,脚踏在鬼子的刺刀尖上,第二步踏在鬼子的肩头上,一忽儿跳出了一丈多远,再来个跳跃滚翻……待鬼子醒过神来,“噢噢”追赶他的时候,一颗手榴弹在鬼子群中爆炸,五个鬼子全部倒地,他和班长突围成功!

在柳树沟,班长笑着说:“铁蛋,好样的!好兄弟!”然后在他的胸前捣了两拳……

回忆起来,王局长感慨颇深,他亲身经历了,才知道英雄的真正含义,而不是象有些人那样,英雄这么响亮的词,在他们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渡江战役后,班长提升为连长,自己也当上了排长,一次战斗中,两颗炮弹连续在连长身边爆炸,他躲过了一颗,另一颗的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他被转到了后方医院,这样他和自己的亲密战友老连长含泪分别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营长腿部受伤转业,多少年来一直打听老连长的消息,但他完全没有想到老连长竟然在农村的贫困中度过了这三十多年,在这种情况下和自己邂逅相遇……

                    (待续)

 

 

 

博主

李应洲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