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国梦”
2013-11-25 09:48:3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数: 717|单位:
5月22日,我们莒县老年大学组织全体学员举行向雅安地震灾区献爱心的活动。全体学员大都到了,捐款现场积极热烈,虽然拥挤,但很有秩序。那种为灾区同胞献爱心、慷慨解囊的动人场面,让我至今不能忘怀。老同志,具有革命的老传统,具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高尚品质。老同志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是人老心不老。如今又响应学校的要求,闲论国家大事,畅谈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什么叫“中国梦”?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强调: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中国梦”这个对人们有着强大感召力的名词,必将成为今年最热的词语,不仅会频繁出现在报刊文章上,成为舆论流行语,更会像强大的磁场一样占据中国人的内心,让我们充满期待,让奋斗者看到希望,让前行者充满力量,让我们国家的腾飞梦想与每一个人的梦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述,触动并点燃了每个国人内心深处对“梦”的畅想。
老同志一见面总是滔滔不绝地议论新闻报道。钓鱼岛问题、菲律宾问题、金正恩、奥巴马;还有中国的白春礼出任世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服役;我国最先进海洋科考船“科学”号交付使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我国北斗导航工程区域组网顺利完成;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郑哲敏、王小谟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神十成功回收等等。世界有关部门测算,中国未来20年能够连续保持国民经济年增长8%的速度。一个自上而下满怀激情畅想“中国梦”的国家,是个充满自信的国家。十八大报告中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中,就包含着自上而下的这份自信。
梦想其实是一种信念的代名词,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了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一个国家能够给予国民,特别是给予青年梦想,是这个国家能力和发展自信的标志,让梦想来引导全国人民的方向,用梦想去凝聚民族精神。中国人谈论“中国梦”,体现的则是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和改革前行的自信。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英语班的学员,学英语是为了接触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闭关自守永远没有出路。要改革开放,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要掌握世界的语言和文字。虽然我们还没学好英语,但这是一种精神,是对子孙的启发和带动。爷爷和孙子交流英语学习的体验,同唱一首英语歌,是一种幸福和快乐。学好英语,培养孙子,就是当前一个老年大学学员——我的美丽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