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我的中国艺术节情缘——访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

2013-11-25 09:46:11|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数: 969|单位: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10月在山东省济南、青岛等城市举行,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值此规模空前、万众瞩目的神圣文艺盛会即将开幕之际,曾先后担任过第三届、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副主任的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著名山东青岛籍作家陈昌本深感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回顾昨天,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按照家乡的传统辈分,陈昌本是笔者的本家爷爷。日前笔者以“同族本家”的身份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看望了这位虽已年近八旬,却依旧每天坚持在原单位坐班的新中国文化界高层领导。闲谈中精神矍铄的“爷爷”情不自禁地开启记忆的闸门,对笔者娓娓道来那记忆犹新的昨天。虽然白驹过隙般的时光已经飞跃了二十个春秋,但对于中国艺术节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的陈昌本却感到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依旧历历在目,一切防佛就在昨天……

1990年5月,时任北京市广播电视总局局长的陈昌本调任国务院文化部担任副部长一职。负责全面主管艺术创作演出和艺术教育的工作。从那时起便注定了自己与中国艺术节结下了难舍难分的不解之缘!

1992年2月18日至3月3日,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在云南省昆明市成功举行。本届中国艺术节以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主,来自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56个民族的近2万名文艺工作者,欢聚在春城。陈昌本深情地对笔者回忆:那一年文化部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大力加强群众、农村、民族及边疆的文化工作!在这一正确方针策略的引领下,第三届艺术节可谓丰富多彩,好戏连台:既有各民族优秀歌舞节目,又有各具特色的戏曲剧目,包括京剧、赣剧、晋剧、川剧、秦腔、陇剧、滇剧、花灯等剧种的一大批优秀剧目。既有交响乐、芭蕾舞、歌剧、话剧、杂技等,也有多省市群众业余文艺组42台舞台表演节目和7台祝贺演出节目,共演出204场,观众共达25万人次。观看演出和参加艺术节其它各项活动的总人数,共计达400万人次。    

第三届艺术节开幕式上,来自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八千多名专业和业余演员共同演艺了大型歌舞《神州彩虹》。每一个民族的演员都以质朴生动的表演展示了自己优美的舞姿和歌喉,真可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姹紫嫣红,异彩纷呈。

陈昌本回忆:开幕式结束后,一位藏族演员怀抱本民族吉祥物“切玛”斗从自己身边走过。自己上前询问他参加演出的感受,该演员回答:“在这欢乐的海洋里高歌狂舞,感觉就像喝了家乡的青稞酒,陶醉了。”的确: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令人陶醉;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更加令人陶醉!这位演员举起“切玛”斗尽情欢呼:“中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那眼神充满了自豪。此时陈昌本也情不自禁地从“切玛”斗里抓起一把青稞撒向空中,和他一起祝福:“中国,扎西德勒!”说到这里,陈昌本对笔者感叹道:“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平等了。但是由于受到贫穷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条件汇聚在一起进行盛大的文艺演出。三艺节开幕式上各民族艺术家欢聚一堂的隆重热烈的场面不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神州华夏每一寸土地的真实写照和有力证明吗?三艺节向全世界展示的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空前繁荣和强大的象征……”

 

1994年8月18日至28日,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在甘肃省省会兰州举行得隆重而热烈。这是我国文艺创作、舞台艺术优秀成果的又一次集中展现!参演的节目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与过去相比都有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拓。自1987年我国首次举办艺术节以来,这是继在昆明第三届全国艺术节之后第二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办具有世界影响的高规格、高水平的国家级艺术节。本届中国艺术节的主题是“团结、改革、繁荣”, “荟萃艺术精品,弘扬民族文化”是本届艺术节的宗旨。

开场大戏是敦煌艺术剧院演出的《敦煌古乐》。这是该剧院继《丝路花雨》之后推出的又一台大型音乐舞剧。陈昌本等来自北京的领导和专家们对这台节目充满了极大的期望:因为它第一次将敦煌遗书中发现的唐代音乐搬上了舞台,使得千年古乐再现人间。

据陈昌本回忆:那届艺术节正式参演的32台剧(节)目和13台献礼演出均是从全国各地及部队中推荐和选拔出来的,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多年来舞台艺术创作演出的最高水平。这45台剧(节)目中,有话剧、戏曲、歌剧、民族歌舞、芭蕾舞、交响乐、杂技等,其中获奖优秀剧目占一半以上。

甘肃承办艺术节竟这么成功,没想到!艺术节开幕以来,10天精彩的场面,使得陈昌本兴致正酣。他满怀激情地说:“像甘肃这样相对比较偏远,经济不太发达的省份举办全国艺术节,而且办得很成功,这是文化部根本始料未及的!” 陈昌本回忆:自己在亲临剧团视察时曾经说过:甘肃有两朵花,一朵是敦煌艺术之花,一朵是陇剧艺术之花,世界没有,甘肃独有,希望这两朵艺术之化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姿,打向全国、走向世界。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经贸、科技、旅游等活动异常活跃,精心筹划的“五会”、“五线”、“四街”均取得了预期效益。对促进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无不具有积极、深远的影响意义……

 

抒豪情放眼展望未来,齐鲁大地远景无限美好

 

当与笔者谈到即将在山东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陈昌本难以抑制自己那激动不已的情怀,一种对未来事物渴望已久的思绪顿时溢于言表。他对笔者坦言:自己多年来发表作品所采用的笔名一直是“鲁丹”,因为自己的家乡是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社区的丹山村。“鲁丹”即山东和丹山之意!这个名字入木三分地包含着陈昌本对故乡的一片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自己身在北京,与家乡千里之遥。但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却无时无刻不魂牵梦绕在自己的心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这一规模空前、万众瞩目的神圣文艺盛会将于秋高气爽的2103年金秋十月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五岳独尊、黄河入海之圣地隆重开幕。虽然自己已经离开文化部副部长的工作岗位多年,但对于中国艺术节的那种特殊的情感纽带却从未因此而被割裂。对于本届艺术节,陈昌本毫不怀疑:这必将是无论规模、内容、形式诸多方面前所未有、超越以往任何一届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至圣先师”留下足以启迪后世的名篇;“四海之内皆兄弟”,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积淀深厚的齐鲁热土向来以孔孟之乡的底蕴、礼仪之邦的盛情,迎接八方宾朋!正如《神州彩虹》里所阐发的情感:无论你来自何方,长城内外,黄河上下,我们团结友爱,手足情深。无论民族大小,都沐浴着同样的春风春雨。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站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泰山一样的中国人!

天时、地利、人和: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齐鲁大地有幸成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东道主。陈昌本认为自己完全有理由相信:山东全省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势必会把握住这一宝贵而又难得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深入开展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充分灵活运用这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通过对华夏古文明、儒家文化精髓的全面阐析,融合山东宽厚质朴民风及祥瑞和谐的当代社会风尚,向全国人民奉献一道“更具特色、更加成功”的艺术大餐。

对于作为十艺节最重要分会场的青岛,时刻心系家乡的陈昌本更是信心十足,满怀殷切的期待:碧水青山、风景如画的青岛历来是激发无数文人雅士之神思、焕发其文采的艺术殿堂。古往今来,有多少艺术名家在胶州湾畔激情放歌?又有多少文人墨客登上巨峰之巅一展胸怀?他们将一腔热血或倾注于笔端、或凝聚在舞台,留下了一篇篇精美的华彩乐章。无不为岛城的文化积累和祖国的艺术宝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在调任文化部工作之前相对比较空闲的的一个月内,陈昌本以家乡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为背景,写下了《花海》系列小说(共计六篇)。他根据家乡的地形地貌,(远望丹山岭,就像一只俯卧的老虎)在小说中将丹山命名为“卧虎山” 。这种“乡情浓于酒”的热烈情感被刻画得酣畅淋漓,无微不至……

虽然自己已经离开文化部副部长的工作岗位多年,但对于中国艺术节的那种特殊的情感纽带却从未因此而被割裂。对于本届在家乡举行的中国艺术节,陈昌本毫不怀疑:这必将是无论规模、内容、形式诸多方面前所未有、超越以往任何一届的!

说到这里,陈昌本不禁有些激动:“成年之后,自己走出了青岛,走出了山东,走出了国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有人问起自己的家乡,他总会骄傲地告诉对方:“天下第一美,青岛山和水”!

在担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之后,陈昌本曾经多次带队出国进行友好访问和交流,到访过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确曾见过比崂山更美的山;也曾喝过比崂山水更甜的水。可是同时拥有像崂山这样美的山和崂山水这样甜的水的山水俱美的地方,自己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因此,自己绝对有足够的理由对世界上任何地方无比自豪地道出一句:“谁不说俺家乡美!”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泰山之巅、黄海岸边即将精心描绘一幅载歌载舞的壮美织锦,激情演绎灵动澎湃的艺术诗篇。值此振奋人心的时刻,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岛城的“儿子” ,陈昌本衷心期盼并坚信:无数活跃在岛城及齐鲁大地台前幕后的文艺工作者必将以更加顽强进取的昂扬斗志和勇攀高峰的饱满精神迎接十艺节,再接再厉、奋力拼搏,以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为己任,成功举办一届“更具特色、更高水平”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他们不仅只争朝夕地在用艺术精品雕琢着现在,而且在用智慧和心血勾画着未来。正如奥运精神传播的并不只是单纯的体育竞技:文化艺术将借助全人类共同的历史舞台续写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和优良的传统…… 

最后,陈昌本通过笔者对家乡献上一份自己最诚挚的祝福:预祝在山东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圆满成功,硕果辉煌!

 

       陈敬刚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老干部之家 ( 鲁ICP备2023044249号 )
地址: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     山东文教大厦北楼319室

GMT+8, 2025-7-19 02:18 , Processed in 0.011634 second(s), 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