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为党当一辈子宣传员
2013-10-14 10:19:49| 发布者: 威高小雨| 查看数: 674|单位: 山东威海市高区老干部工作办公室
我要为党当一辈子宣传员
威海高区田和街道老党员 刘昌仁
我叫刘昌仁,今年79岁,是山东省威海市高区田和办事处一名普通党员。1953年冬,我成为了一名基层宣传员。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便承诺:“要为党当一辈子宣传员,为人民当一辈子服务员,人民群众是红花,我心甘情愿为红花当一辈子绿叶。”1954年秋,在文登专署召开的首届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时,《文登大众报》要发展一批通讯员,因为我当时把通讯员误解为是送信送报的差事,所以就积极主动报了名,住了不多些日子,报社给我寄来了通讯员证和报道提示。正是这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稀里糊涂地成了一名通讯员,当时简直把我弄蒙了,像我这个上了不足三年小学的半文盲,怎么能为报社写稿?很多人背后都议论说:“谁不知道刘昌仁上学时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大老粗还想干秀才活,简直是猪八戒夹了半刀烧纸——混充识字的……”但我是个不服输的人,你越说我不行我就偏要干个样给你看看。就这样每天晚上开完会回家后,硬着头皮在小油灯下不停地写,第二天寄给报社,谁知寄出的稿件很快又返回来了,编辑无法修改采用。周而复始,将近一年时间写了30多篇稿子全被枪毙了。
此时此刻,面对社会上的冷讽热,我没有丝毫妥协,更不言放弃。我曾记得,1955年5月4日是我光荣入党的日子,入党宣誓仪式结束后,我再次表态“为党当一辈子宣传员!”或许是我的诚心使然,最后在报社编辑记者的热心帮助指导下,1955年里口乡青年打井突击队打出一口岩石井,终于被《文登大众报》采用,从此以后更加激起我当好通讯员的热情。从此,我越写越想写,简直一发不可收拾。我不管干什么工作,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发现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我都要把它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本上,利用工作之余和晚上再加班写成稿子寄给报社。因为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党的宣传员。
1971年因我胃大出血到天津治病时,发现南开区华安街有位杨老太太救助流浪儿童的感人事迹,经详细采访后写了篇《年逾八旬的杨玉花老太助人不图名利》的稿子被《天津日报》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发表;1987年4月到菏泽探亲时看到个别地块麦苗长势不佳时,写下了小建议《抓抓三类麦苗促升级》的稿子被《菏泽市报》、《菏泽电台》、《山东电台》采用。1999年8月到北京出差时,顺便把观察到的生活趣事采写的《“火神”难挡钓鱼人——42度高温照常抛杆》一稿分别被《北京晚报》、《中国钓鱼》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采用。让我记忆最深的是1986年4月26日,我因胃大出血住院时,同病房一服了200多片安眠药的患者昏迷不醒,经医护人员四天四夜抢救过来太不容易了。此时此刻,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不停地驱使我,赶快拿起笔来写稿子。当时我吐血还没利索,医生不让我随便活动,结果护士把吊针刚撤下,我利用上厕所之机溜出了病房,跑到城里派出所和药材公司招待所进行调查采访,直到晚饭后回病房,医生护士大发其火,狠狠地批评我破坏医院规矩。我只能嬉皮笑脸地又采访了他们……。并连夜在病床上偷偷把稿子写成,几天后《他终于被救活了》的通讯在市电台“今日威海”专题节目中播出,后来烟台电台、省电台相继采用。
多年的磨练,锻炼了我捕捉新闻线索的能力,更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1990年,采写的《乡镇企业自力更生生产出口渔竿》和《一次性输液器填补国内空白》分别被新华社刊发国内新闻头条和二条。“黄海之滨一颗星”在新华社《中国图片报》刊发专版,我曾连续两次受到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的接见。1994年退休后,由于时间充裕,可以静下心来专心致志的写稿子,先后有《光威集团新事多》、《矢志不渝永攀登》、《当代儒商展雄风》等,分别荣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人民日报》二等奖、省级一等奖。与此同时,还在辖区机关、企事业、社区、学校发展业余通讯员50多人,使全处上下形成了宣传报道网络。
回首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宣传工作,我感触颇深。我时常在问自己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我坚持到今天。现在想起来,我觉得有两点最主要。首先是与自己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从入党那天起,我就开始不断地校对自己的人生坐标,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听从党的安排,服从党的分配,党叫干啥就干啥,而且要尽最大努力干好。自1953年到退休,我的工作岗位变动过近20次,在非常时期,也曾有过“三起三落”的经历,但我凭着对党的忠诚,把这些看作是工作的需要,坦然去面对。所以几十年来,我总是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个人没有半点理由和组织讨价还价或寻找客观理由不服从,始终坚持任劳任怨、不讲条件、不闹情绪,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对待同志和工作,并把党交给的工作作为第一追求努力去完成好,让组织放心,叫群众满意。其次与在长期宣传工作实践中持续得到现实教育有关。在我采访过的那些感人至深的新闻事件,时常在感染着我、教育着我,让我始终感到做一名党的宣传员的神圣和光荣。这也是在我退休近二十年里,仍一如既住地工作在新闻战线上的动力之源。
今年是我当党的宣传员的第六十个年头,我已是耄耋之人了,但激情活力尚存,雄心壮志犹在,革命意志仍在,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理念始终未敢忘怀,我一直要求自己“只要手能拿起笔,眼能看得见,腿能跑得动,我就要为党和人民一直跑下去、写下去、拍下去”,过去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今后我也仍将始终践行自己的承诺,生命不息、宣传不止,决不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