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潜心育人 奉献无悔

2013-09-25 14:53:52| 发布者: 刘桥乡| 查看数: 676|单位: 齐河县委老干部局


潜心育人 奉献无悔

齐河县第四中学  阿丁

我叫阿丁,192910月出生于江苏睢宁的一个普通农家,1950年徐州师范毕业前夕,为支援老区“文化翻身”志愿到鲁南东海县工作,1951年考入济南师范,1953年师范毕业后被组织上分配到山东省革命残疾军人速成中学任教,之后又分别在冠县师范及齐河二中、齐河三中、齐河十二中、齐河县晏城镇中学(现齐河县第四中学)任教直至退休。从教近四十年,无论在什么地方,不管条件多么艰苦,我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因为我觉得是党员就应该对得起党的事业。

    退休前我是一位语文教师。潜心钻研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是我最关心的事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四步三为阅读教学法”,并整理了“写作教学五大要领”等一系列教学心得,均在全县推广。这些方法和心得,我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成效极为显著。但我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热切盼望自己的这些总结和体会能影响到其他老师,进而帮助更多的学生。于是,对于前来学习者,我都尽已所能悉心帮教,做到了毫无保留,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我对农村教育事业、对农民的孩子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1985年,德州教师进修学校、德州师范专科学校的领导先后邀请我去任教,对我来说,这是个改善生活条件,谋求个人更大发展的绝好机会,周围的人都非常羡慕。可是,我毅然谢绝了这两份邀请。我知道,城里面会有很多好老师,有我没我关系不大,而这些农村娃更需要我,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我。辞去两所高校的聘请后,我怀着对农村教育的一腔赤诚,在晏城镇中学这所普通的乡镇中学里,点燃起了文学的火炬,带着一群热爱文学的孩子们,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文学的沃土上。

    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最核心的工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1986117日,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倡导并组织创建了“创造文学社”。文学社成立初期,缺乏资金和设备,条件简陋。我带着师生自己动手,刻版油印,之后又将印制好的2000多份《创造报》邮寄到全国200多个兄弟文学社,还分发给县直单位和县内各个中小学,提高了社报的知名度。我们创造条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我和文学社成员的坚守和创造之下,文学讲座、阅读展示、诗文朗诵、作文竞赛、调查访问等活动相继展开,文学社很快发展成为师生交流创作心得、学校培养写作人才的重要平台。

    针对农村孩子的写作实际,我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参考了数千份资料编著了近38万字的《初中作文体例系列练习指导》。这本讲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作为文学社教材沿用至今,曾经获得国家一级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助理社长焦向英同志的高度评价。为了增加文学社员的阅读量,我组织发动广大师生订阅报刊,而且实行“一条龙”服务。每学年的80多种报刊、图书,都由我一人按时分发到每个班级的学生手中,当然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理解和好评。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掌握写作的第一手资料,我组织文学社员参加夏令营、到厂矿企业参观访问等,为同学们的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1988年,在带领文学社员参加承德文学夏令营的途中,我突发尿潴留,不得不做了膀胱造痿手术。病情略有好转,我便拄着拐杖,强忍病痛到校指导文学社工作。在那时,工作就是我生命的寄托,我实在放不下手里的活。记得当年为“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准备参赛作品时,我连续七个昼夜审读了500余篇作文,从中筛选出6篇作为重点辅导的参赛篇目。其中我指导的文学社员张丽萍同学的作品《第一次负罪》经过三次大改,十五次小改,最终获得二等奖。后来,我和学生及学生家长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受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同志的亲切接见。这些年,每当看到学生获奖,我由衷地替他们高兴,也为自己能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一些贡献而自豪。多年来,经我之手,培养出文学社员1800多人,很多社员在文学道路上不断进步,成长为专家、记者、编辑、主持人,还有的留学海外,像社员王文祥就去了美国讲学。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成人成才,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在岗的近四十年里,我几乎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和节假日,我带领的文学社,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作品190余篇,仅获国家级奖励的就有近50篇,此外还为《大众日报》、《现代教育导报》等报刊代培小记者36名。因为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努力,学校文学社被全国文学社团研究会评为了“优秀校园文学社团”。

业余时间,我还坚持创作歌词,为社会多方服务。40年里,我创作歌词600多首。有百余首歌词,经50多位作曲家谱曲后发表,并获国家级及省级奖励。像为徐洪刚写的《人民一片父母心》,为孔繁森写的《孔繁森爷爷小的时候》,为济南交警写的《我的家就在岗亭下》等歌词,分别由全国著名作曲家臧东升、任秀岭、铁源等人谱曲,并在全国范围内传唱。像《我在祖国怀抱里》、《要问济南什么美》等许多歌曲已交由二炮文工团、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演员演唱并制作成了光盘。同时我还义务为为许多学校、幼儿园撰写了大量的校歌、园歌,对教育广大青少年,保障他们健康成长,使其少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歌曲的影响,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在职期间,我曾多次获得“模范党员”“优秀教师”“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现在我是中国农村语文教学研究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在职时,我常用晏子善于辞令和勤朴理政的遗风及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教育学生,鞭策自己。退休后,我依然牵挂着学校,牵挂着文学社的孩子们,我时常去学校看看,读读学生的作品,聊聊老师的教学……我觉得,作为共产党员,虽然职业已退休,但党的事业不会退休;作为人民教师,我的教学生涯已结束,但我的创作不会结束。我愿继续行走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我最后的力量。

我是共产党员,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这是我党旗下不变的诺言!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老干部之家 ( 鲁ICP备2023044249号 )
地址: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     山东文教大厦北楼319室

GMT+8, 2025-7-19 09:39 , Processed in 0.011490 second(s), 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