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终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

2013-09-25 14:49:20| 发布者: 刘桥乡| 查看数: 855|单位: 齐河县委老干部局

 


           终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  

            ——齐河一中 王祥俊

    著名作家保尔·柯查金这样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读过:当他回首往事,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句话对于我们如何生活,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具有启示作用和现实现实意义。我们每一个人,在有生之年,不能碌碌无为,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出人生价值,并为实现复兴的梦想贡献力量和做出牺牲。我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自己人生工作的旅程。

    1973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齐河县最高学府——原齐河三中。这所学校,云集了全县众多教学高手,他们大多文化水平高,并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这对我这个初来乍到只有两年联中教学经历的新手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在这这强手如林的群体中,能者上,庸者下。我要用自己坚定的必胜信念和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去证明自己。

记得我上的第一节课,讲“流体的附壁效应”,我自制了实验仪器,精心设计好了讲课教案,豪迈地跨进了教室。课堂上,面对坐在下面的个个新面孔,我像老手一样,边讲边演示,语言流利,绘声绘色,紧张而不慌乱。学生的情绪也非常高涨,他们切切私语,翘首相望,师生互动热烈,效果非常好。一节课下来,学生以赞许的眼光和表情认可了我这个年轻人。

以后的每一节课,我都是这样的精心准备。教案写成讲稿式,字字甄酌,句句推敲,语言达到科学、恰当、富有逻辑性。课前,我把教案背熟(经常晚睡前在心里默背),然后才去讲授,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退休前的最后一节课。背课,不仅要被内容,还要被学生,学生的理解能力怎么样,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如何,教师都要心中有数,以便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从不原封不动的搬用旧教案上课。巧设板书,做到要点准确,语言精练,布局合理,书写正规美观。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做好实验是上好课关键,每一个实验,课前教师要反复操作,做到课堂演做万无一失。教学上要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这些是我在教学上的立足之本。

1975年,随着县城搬迁,我来到齐河一中。县一中,是市级重点中学。高考恢复后,一中肩负着向高等学校多输送人才的重任,全县人民也对一中寄于厚望。人民向我们呼唤,社会向我们呼唤,历史向我们呼唤。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又一次考验着我这个翼羽未丰的年轻教师,怎么办?一个字“干”,只有干,才有出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我辛勤工作,不分昼夜。那时的物理教师较少,我的工作量很大,1980年我同时担任两个年级毕业班教学(两个高中毕业班,一个初三重点班),我从早忙到晚,满脑子装的全是学生、教学。怎么背课,怎么上课,哪些学生学得好,哪些学生差,哪些进步了,哪些学生精力不集中,原因是什么,我都了如指掌,清清楚楚,像一个记录详细信息的活电脑。除此之外,我还担任高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了解教育的人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很累的,一个班六十多人的吃喝拉撒班主任全管,学校的各项活动班主任要管,学生的早操、午休和晚休班主任要管,学生之间出现的矛盾和摩擦班主任要管,影响学生学习和不利于健康成长的思想、行为班主任也要管等,可以说,只要学生在校一天,班主任无所不管。我还经常与学生谈心,每个学生都要谈,个别学生谈多次,那时的星期天,节假日班主任都很少休息,身心全用在了工作上。那种超负荷的工作量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感到吃惊,不知自己当时是怎么过来的。实话说,我们没有计名,也没有图利,上课、班主任工作,一份钱的补助也没有,好多年后才有了5元、15员的补助费。我们的工作都是自愿的,主动的,从没有喊过苦,叫过累。我认为,为了多输送几个学生,为了整体工作牺牲个人都是应该的。那时我的两个孩子也在本校读书,我极少辅导她们,想辅导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啊。

业精于勤。有良好的愿望,不足以教好学,还要有技高一筹的本领,使学生有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杯水。为此,在完成教学任务外,我还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函授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进步,也才能提高和壮大自己,在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做到后积薄发,居高临下。靠多年的刻苦学习,我成为了学校的一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还担任了物理学科的教研组长,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把关教师。

我多年呕心沥血的拼搏,孜孜以求,是我对这项工作充满了无限热爱。立志教育,培养人才,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创出成绩,是我的永久信念。我没有弃教去当一名人民法官的原因就在于此。

记得1982年夏季的一天,县人民法院的两名法官在好心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了我家,征求我去法院工作的意见和想法,我直接了当地对他们说:“我想继续在教育上干,没有去其它行业的想法。”当时学校缺少物理教师(应该说缺少合格的物理教师),我不能舍弃这群孩子;再者,改了行,自己多年学习的专业知识也就付诸东流了。热心的法官还是给我留有余地,让我做再三考虑。人们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教师的社会地位没有像现在这么高啊,文化大革命“臭老九”的余毒,还没有彻底肃清,不少的人对我的想法不可理解,认为我是“书呆子”,“不懂社会”,“不做孩子王而当一名令人敬畏的人民法官法是人向高处走的好事啊!”不已而足。可是,我选择了放弃。但是,我不后悔,我要终生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在教育上实现自我价值。

要在教育上做出成绩,只有良好的愿望和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的干,成绩是干出来的,一滴汗水,一分收获。我在一线教学34年,担任班主任25年,多年送毕业班,每周多达十五六节课时的工作量,还要盯自习,搞辅导,学生每晚三个自习,班主任都要坚守工作岗位。看早操,查晚睡,天天如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学校哪有阅卷机啊,大小考试题阅卷全是手工操作,阅选择题,我穿过空,套过圈。那时学生也没有现成统一的复习资料啊,测试题都是教师自己选编。两个教师一块钢板,一支铁笔,教师自己刻印,负责到底。物理组的教师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的,集体活儿大家争着做,抢着干,齐心协力,热火朝天,很有朝气,和谐的气氛大家感觉虽苦犹荣。成绩就是靠这种脚踏实地的干出来的啊!我多年送毕业班,担任班主任,我所送的几届毕业班高考物理成绩全市排名,均名列前茅,我班的升学人数也均居各班之首,其中93年我班一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是全市唯一的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也首创一中记录;一名同学被选入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集训班。我也多年多次获奖,获得市级先进工作者、县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2009年,岁月把我送入了老年行列——退休群体。退休,意味着教师工作生命的结束。生活得改张易辙,进入另轨道,轻轻松松度晚年。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学校领导又安排我担任一中老年党支部支部书记一职。我当时喜忧参半,喜的是学校领导对我给予充分信任,对前段工作给予肯定;忧的是离、退休(含内退)党员44人分居四面八方,很难把他们齐全的组织在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尽管如此,我还是采用灵活的、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组织他们参加政治学习,学习党中央的有关文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学校的治校方针和有关决议,并组织他们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一些有益活动,使他们的思想紧紧融入一中大家庭之中。每年组织两次集中学习,召开一次生活会,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个人生活的要求,解决了他们生活中许多实际困难,使老年教职工感受到了一中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协调了学校的干群关系,工作关系,促进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7月,我获得了市级“五好”党员荣誉称号。我将再接再厉,继续为学校教育做贡献。

                         

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六日

 

Copyright © 2013 版权所有老干部之家 ( 鲁ICP备2023044249号 )
地址:济南市青年东路1号     山东文教大厦北楼319室

GMT+8, 2025-7-19 09:42 , Processed in 0.028417 second(s), 6 queries .